首届“龙华诗章·羊台山文学奖”获奖作品
2015/11/4 15:42:35|阅读99275次|作者:秘书处

深圳开埠至今,诗歌绵绵不绝,佳作不断,莫不拜深圳这方水土人文所赐。从故乡到异乡、从农民到市民,深圳寻梦人的兴观群怨,都化作了诗篇从内心汩汩流出。龙华虽新,却是深圳打工文学、草根文学的发源地之一;龙华虽小,却是深圳的具体而微,是深圳乃至中国工业化、城市化、都市中心化的新样本,以龙华为题来写诗,有想象空间,是可以“众神狂欢”的。

“龙华诗章”征文自今年1月20日起,至4月30日止,共收到参赛诗歌2249首。在邻家网现有文学奖项的基础上(覆盖龙华区的奖项,主要包括市级的“睦邻文学奖”,区级的“龙华草根文学奖”),《羊台山》杂志和羊台山书苑专门就“龙华诗章”设立“羊台山文学奖”,成立了六人评委小组:范明(《羊台山》主编)、孙夜(龙华新区作协主席)、费新乾(《特区文学》编辑部主任)、唐兴林(龙华草根文学艺术协会会长)、徐东(著名作家)、李邵平(著名诗人),进行了初评和复评,最终选出了五篇获奖作品,重点发掘新人新作,鼓励新人成长。所有获奖作品都将刊登在《羊台山》杂志上,颁奖典礼暂定在10月份举行,具体请留意邻家网的赛事通知。另外,此次“龙华诗章”的优秀作品将结集出版。


终评结果(排名不分先后):

李双鱼《龙华,龙华

李双鱼的《龙华,龙华》气韵生动、清雅秀逸,日常生活经提纯与过滤,深层的光芒从诗句的缝隙中泄漏出来,照亮庸常与平淡。诗句不带棱角与尖刺,但暗中蓄势,如明净的河流,缓缓流淌,却无可阻拦,对两岸的喧闹、纷扰、现代意义的生存符号与图景,他不做评判,但却有自己的态度,令人读之回味再三,若有所悟。


袁叙田《羊台山印象(组诗)》

袁叙田的《羊台山印象(组诗)》视野开阔,想象丰富,对现实世界及自身的观察、思索颇为深入,带着智性色彩。情绪饱满,下笔克制,以精炼、恰当的方式,捕捉那些出其不意、一闪即逝的感悟与体认。当诗歌的深度、张力及节奏均各司其职,字词便不再虚幻,而是获得实实在在的生命力,成长为一首枝叶茂盛的好诗。


吴小林《龙华诗三首

吴小林的《龙华诗三首》是有关爱情、亲情的等待与相见。诗句极其平实,简约朴素,有比较强的叙事性,连修辞都运用得很少:一棵飞翔的树、一朵盛开的莲花、一起走进油画,是仅有的几处比喻。删繁就简,情真意切,这种从心里流淌出来的诗句,无需繁复的修辞与想象的反复淘洗,贴着地面的书写,自有感人的力量。


吴春丽《我在龙华做普工

吴春丽的《我在龙华做普工》带着“厂妹”第一线打工者的体温,节奏明快,诗句简炼、灵动。“灵感在上空来电”,诗歌诞生在流水线上。在飞扬的节奏中,对普工的工作、生活进行写实性描摹,口语的大量运用、歌曲式的段落回还、递进、照应,使整首诗非常适合朗诵与歌唱。难得的一首没有痛感、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打工诗歌。


刘  炜《民治(组诗)》

刘炜的《民治(组诗)》摄取具象、世俗化的意象入诗,连“月亮”都被加上“横岭五区”的前置,涂上人间的烟火气息。这些平淡的日常片断、剪影构成了立体的打工生活,平凡、灰暗、压抑,却也不乏温暖与坚守,而乡愁总是无所不在,沉淀为日子的底色。想象,让诗人抵达故乡的同时,也抵达了诗歌的高度。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