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评委王国华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2016/9/29 14:22:37|阅读62280次|作者:秘书处


1、《青春骊歌》         杨点墨

打工人群基本分两大类,一类是流水线上和厂房里的工人,一类是高楼大厦里所谓的“白领”。杨点墨这篇作品提供的是一篇典型的白领生活范本。外企、境外老板、爱情、是非、纠葛……其中的酸甜苦辣,无论对于流水线工人还是穿戴整齐的白领来说,都不隔膜。草莽时期的深圳,几乎所有的人,包括本文中某些作为反面典型的高管无不在辛劳与梦想中颠簸。本文行文流畅而节制,轻松中又有些许的感伤。把握得非常有分寸。提名,打赏。


2、《我的四十自述》      王学君

提名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作者是相对陌生的面孔。为新面孔浮出水面助一臂之力;二.非虚构作品。忠实记录深圳的一个细胞;.三.也是最重要的,在深圳逐渐由青年走向中年的过程中,一些最早的建设者也开始走向中老年。本文不疾不徐,准确而平和地描摹出最初的“拼”与中年后的“享”之间的转换,这是个人与城市同步的节奏。一点不足:前面的铺垫篇幅稍长,似可删减一下,腾出更多文字让给后面的生活细节。


3、《开店》            小宇

这幅开店失败图几乎可以反射到深圳很多行业。一将功成万骨枯。小宇这篇文字笔调虽轻松,画面实际很残忍。好的非虚构作品,应该一方面能让读者看到生活的经验,一方面看到作者感受到并想传达给读者的人情。这两点,小宇都做到了。 提点小建议,流水账式记录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还是要有所取舍,尽量不要平均分配笔墨,最好有详有略,突出几个重点,其他的一带而过。


4、《西乡河的倒影》           李双鱼

不唯深圳,在任何都市里,如果没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哪怕工资低,社会地位低),即使有解决温饱之道,心理上也会有不同于常人的压力。我了解双鱼一些具体的生活。读完这篇文字,我又读了一遍,想功利性地找一下作者是怎样解决生活问题的——几乎没有答案。我看到的是恬淡、缓慢的表面背后,他那颗比别人更坚韧的内心。或说他更没心没肺一些。这个词亦可称为超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非常正面。深圳容人,亦为闯荡者之幸事。


5、《在深圳的时间之余(三十首短诗)》       刘郎

本组诗歌内容比较庞杂(也可以说丰富),短诗之间几乎没什么内在关联。有观察外物的随感,有独处时内心的冥想。但诗歌说到底还是语言的艺术,要让每个字都有张力,可以反复玩味,且越嚼越有味。这组诗歌做到了这一点,是本次海选入围中少见的精致之作。


6、《深圳密码:我对世间万物保持中立》       江飞泉

江飞泉的诗歌里有一种硬朗的物质,既可以支撑起宏大叙事,也能扶住那些忧伤的情绪、精巧的哲思。这就使得他无论写什么题材(叙事、即景、思考),都可以铺陈出一个差不多一致的背景,即属于自己的风格。尽管在意象和词汇的圆熟上还有提升空间,但本组诗歌已经是很成熟的文本,值得推荐。


7、《冷焰》        马虹玫

看了开头就想作者会如何结尾。看到最后,发现是一个没有结尾的结尾。这个故事中,任何结尾,无论圆满的还是不圆满的,都会成为败笔。当下的这个结尾应该是最合适妥当的。很多作品的结尾相当于画龙点睛中的那个“睛”,貌似无意或轻轻带过,实则精心架构。另,本文的专业性也很值得借鉴。在分工越来越细化的时代,隔行如隔山,文学作品的信息量必然要更密集、更专业,才能为读者提供更新鲜的东西。


8、《古桥遗梦》       木冰

疯狂前行的深圳,留下来的过去的痕迹必然越来越少。说必然,是了解当下的社会发展轨迹。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抱残守缺,而应该在二者之间找一个切合点。这其间,尤其需要踏实、准确的文字来描述并记录这些应该保留下来的东西。本篇文字记录的永兴桥便是这样一个典型范本。


9、《旧时光的倒影》      顾启淋

故乡,几乎是所有打工者一定要提到的话题,笔下一定要出现的象征物。那是他们安放心灵的地方,当然,某种意义上讲,那也是个相对虚构的地方。只要是离开的人,回去以后几乎都找不到当年的故乡。故乡诚然变了,而我们自己,更是变了。本文篇幅凝练,文字优美,细节描述非打动人心。应该能够引起众多异乡人的共鸣。


10、《鲸落》       曾楚桥

1.这是一篇精彩的小说,也是一部很好的电影素材,改一改就可以直接拍了。2.情节不复杂,但信息量极大。3.一部好的作品,应该观照到每个角色的心理。本文中,站到任何一个角色的角度打量,发现他们都有其无奈的一面,被现实胁迫的一面。4.我从没觉得楚桥会执迷于魔幻,本篇果然让我看到了一个写实手法照样非常出色的楚桥。5.优秀的作者从来苛责自己。我读楚桥的作品,不敢说篇篇精彩,但至今还没看到一篇让人皱眉的文字。


11、《全家公敌》      张夏

本篇早就读完了,知道肯定入决,所以先去读其他作品了。本篇中的主人公柳正直的出现,在深圳其实是有着深刻社会背景的,有些人极力要获得认同,必须发出最大声,做事痴迷到让自己信。越是孤独的社会环境,越易产生这样的人。如卡夫卡笔下的变性人。而由此带来的与“世俗”的矛盾也就不可避免了。本篇人物描写性格都很突出,但略感用力过猛,个人感受,供作者参考。


12、《秘密大营救的“秘密”》      道长

认真读完,心里有说不出感动。既感动于主人公的人情、仁心,也感动于作者的务实、正视,能够跳脱于刻板的语境和僵化的思维,把更真实的,符合人性的史实记录下来。


13、《我们都是可耻的》      无影

爱与恨、情与仇,相斥的两极往往相互转化,甚至毫无理由,毫无征兆。这篇小说巧妙地写出了人性中的这种偶然,所谓灵魂一闪念。前面的铺排细腻而残忍(每个残忍的人都是脆弱的,越残忍越脆弱)。这种婚姻生活其实可以扩大到社会生活,亦可以说,婚姻是社会生活的浓缩版。残忍与无情只是在婚姻中表现得更直接。


14、《一键起舞》        吴春丽

一张摄影图片:一片草地,绿油油的。只是绿而已。另一张图片,是一棵小草,在风中颤抖。这一棵与那一片比起来,柔弱,鲜活,更容易打动观者。细微的地方,让你看到生命的痕迹和成长的痛。从写字到键盘,这么一个细节里,纠缠着成长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15、《我在民治看到过彩虹》       刘炜

刘炜的诗歌内容大多聚焦在苏北的故乡和深圳的日常生活,或者二者穿插,极具平民意识,说得大一些叫情怀,说得小一些叫视角。小切入中怀有大悲悯。但好诗歌的标准当然不仅仅这些,语言肯定还是更重要的,就拿这组诗歌为例,寥寥几语,就是一个画面,仿佛伸手就摸得到,读完,又可以反复咂摸。


16、《夕阳以西》        许媛

语言语言还是语言啊。文字功底诚然不能替代价值取向,但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影响价值判断。就像一个人的长相可以是生产力,作家的文字功力是理所当然的生产力。本篇小说的文字,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虚幻的想象描述得既有诗意,又有张力。构架出一个世界,让读者不由自主地跟着走到最后。


17、《金秀》     汪破窑

一篇精致的小说,清新恬淡,明澈似水,有点汪曾祺或孙犁的味道。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这篇作品选取了深圳过渡时期稍纵即逝的、几乎被人忽略的一个时间点,从一个外乡人的角度巧妙切入。明着是大家常见的农村题材以及落后时期的人情世故,暗里却铺排出深圳的大发展背景,即于无声处听惊雷。点赞。


18、《好想跟深圳谈恋爱》    纪洪平

推荐这一篇确实有个人情感在里面。作者是我的一位好友,也是吉林省内知名的诗人。读着这首诗,我鼻子有点发酸。里面提到的人和事,我深有了解。就我所知,内地很多朋友对深圳有着这样那样的想象、期待和向往,就是因为这个城市里有他们的朋友。而深圳这个移民城市几乎都是外乡人,透过彼此交往的点点滴滴,很多内地城市和深圳有了连接点。这种连接点越多,深圳也就越有后续的活力……


19、《步步危机》       乘风无痕

打工生活有多个层面,本篇作品是少见的高管层面,从中透露出的技术问题、专业性信息,更使其难能可贵。我在一则评语中强调过写作中的技术问题。工厂的管理,专业性很强,没有切身体验,光靠道听途说难免露怯。本篇作品凭此便胜一筹。此外,文学的终极之一是人性,如果可能,从另一主人公张伟的角度也写一篇作品,两相对照,也许有点意思。


20、《青梅竹马》         郁小尘

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小说,谈不上多么出色。是想象中的故事,也是想象中的叙述。特点有两个:一是人物描写比较成功,如作为配角的燕蓉,寥寥几笔,其鲜明的性格就凸出来了,工厂的小保安亦然;二是对工厂生活有具体而微的描述,属于技术性、知识性写作。为扩大入决面,提名之。



  • 标签
  • 大赛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