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评委范明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2017/8/31 10:45:35|阅读75159次|作者:秘书处

《前方辽阔》 陈少华

这是一组比较成熟的诗歌,主题是深圳人惯常抒发的异乡人的情绪,但是对于深圳人来讲却可以常读不厌,因为感同身受。主题无新,就要看诗人如何在普通的事物中诗意的表达。组诗中没有刻意的用晦涩的词句渲染乡愁和在异乡的孤寂,从那些硬朗的、表达准确的诗句中我们读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前方辽阔的点滴温暖。这组诗是诗人的独自沉吟,又具有深圳人情感的共通性。


《关系》艾容

这是一个好读的故事。都市人的情感,牵扯到两个家庭中的两代人。关系似乎错综复杂又线条明白,作者编的巧妙。从女儿的角度描写父母,爱恨情仇中,也一反都市女性在情感中的被动角色,突出母亲的美艳、能干及其主导性,以及下一代人对上一代人因忌恨报复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生活中的各类关系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这种关系存在着,也许充斥着匆忙变幻的城市。语言也比较鲜活,具有现代特质。


《阳光黑美人》王先佑

这篇反映深圳城中村一带外来人员生存的境况,屡见不鲜,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作者在谋篇布局上还是费了一番心思的。被人称为“阳光黑美人”的田莉,有着美丽女子的自恋、自爱、自卑和对美好事物的想象和憧憬。林老师这样的人,显出酸酸的秀才气和人性怯弱的一面。显然作者是有较明显的主观偏向的,也力求一种戏剧化的效果。提名此篇主要是作者在取材上,着力反映社区底层人物的生活,虽不厚重但仍令读者沉思。


《湾厦旧村:2万个深圳活法》萧相风

非虚构类的写作,需要沉潜下来,细心观察,并客观描述又富于文采。显然这篇做到了。深圳的城中村,的确需要深圳作家去抒写,这是一种真实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成为深圳发展中的历史呈现。从作者选取的几位角色中,我们看到普通家庭的普通世相,并没有大起大落大苦大悲,却是平常人家平常日子,他们把日子过得很努力,且幸福且珍惜。在深圳城中村,如湾厦旧村的2万个深圳活法,众生万相,无论怎么活凡努力劳作者都应获得尊重。


《社区公敌》张夏

这是一篇有趣的小说。描写的场景并不陌生。语言诙谐辛辣,读时时而会心一笑。人物个性突出。这是个普遍的社区问题,“英雄”莫问出处,结局却往往是狂欢后的落寞。在整体维权生态中,这样“后文革时代群体狂欢”印痕存在着,盲从起哄,有目的或无目的的,虽荒谬好笑,但在看热闹之余,也引发思考,以期朝着好的维权生态发展。


《红磷焰火》陈再见

显然作者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不露声色甚至诡异地操纵着故事情节。故事的前面美好温润,后面却出乎预料,充满悬念,结尾仍是悬念未决,让读者在这个氛围中继续联想。男主的身体在城市里游荡,灵魂却已出窍,找不到归宿。红磷焰火,似乎暗喻着对美好的渴望,一种精神的依附,但如一场梦,梦醒时再怎么寻觅都没有结果,最后的幻觉如精神分裂者那样,似乎将要殊途同归。一个在异乡游荡的灵魂,就这么飘着。


《不归》卫鸦

很棒的一个中篇小说。马平川是个小有成功的企业家,却在顺风顺水时横遭不幸,儿子身患白血病,平静如水的家庭顿起波澜,因此牵出其妻沈伶俐看似神经质般荒诞的言行。陈巧的出现让这本来纠心的事情出乎意料的获得圆满。不得不叹男主的好命。沈伶俐、陈巧这样的女人仍免不了将自己的命运依附于男人或孩子身上,而男人又如何能承受生活之累呢。所有人的命运总是离不开事业婚姻家庭,并与整个时代息息相关,没有人能逃得掉。


《<给张小夏>等十五个》刘郎

读这十五首小诗,被诗中的意象、絮语、停顿、重叠所打动。干净的思绪,干净的爱。生命中的点滴均可入诗,诗人也在写那些我们熟悉的身边事物,星星、雨、云、麻雀、天空、灯光等等,而诗人所写与众不同,也许是诗人“在写作中,把虚无看做是日常的福运”的心态使然,那是些淡淡的温和的忧愁的跳跃的自然的诗意。诗人似乎擅长短句,节奏感强,停顿巧妙。诗的画面简洁,却引着你展开无限想象的空间。


《补爷》段作文

挺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故事的大背景也很接地气,机构体制改革、派遣工、街道事务等等,李汉生这位“补爷”有现实存在的影子,经过作者对人物的提炼还算饱满。陈述性的写法,小人物的日常、奔波与无奈,牵出官场多层面的展示,以及人物个体生活的状态。小说的语气不急不缓,不卑不亢,带着嘲讽的意味,似乎就是还原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也有线条构思的巧妙。小说稍显冗长平淡了些,但从这个角度写深圳,挺好。


《美好的事物那么寂静》张谋

这组诗刚毅且柔软,借景抒怀,直抒胸臆,仿佛读到一颗朝圣者的灵魂,为自由和信仰而歌。诗作没有难懂的隐喻,没有刻意的技巧,但都是思考的结晶,灵魂深处的抒写。描述的意象开阔,疏朗,是诗人灵魂的利器,漂泊者的情绪寄托,是诗人心灵的疆场 。虽稍显直白,但相比较而言这组诗比较完整。诗句中同类物像的表达也有其独到之处。


《曾经爱过我的》李双鱼

诗作清灵优雅,身边自然与俗物皆可入诗,无论亲历还是观瞻,都可在诗人的心灵里落下痕迹,并诗意表达。如小溪潺潺,轻声吟唱,揣着纯真美好,抒写淡淡的愁绪和深沉的忧伤,有着浓浓的书卷气息。语言功底扎实,柔韧且有张力。


《深圳七十年》水去先生

这是一篇题材立意都很新鲜的小说。写法超出常规,从当下出发,写未来深圳的发展走势,似乎顺势而写,写的有理有据。由时光之屋这条线牵出,写深圳在时光隧道里的青春与衰老,新变旧,人变老,未来的深圳,深二代深三代将是城市人口的主体,他们落地生根的深圳是移民后的故乡,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历史的被抒写关乎大时代背景,作者视野开阔,有着家国情怀的忧与思。


《扶郎花》马虹玫

一个深圳职场的婚恋故事,一种不可意思的婚姻关系。十五年的婚姻中十三年蓝稚群独自度过。再坚固的婚姻恐怕也会生出摩擦。然并不因诸如外遇、婆媳关系等原因,而是由于丈夫于北栋在名企职场艰苦卓绝的奋斗而顾不上妻子的缘故。“扶郎花”暗喻妻子为丈夫的默默付出,各式台灯仿佛是对美好的欺许与守护。这种婚恋非一般人所忍,但无论怎样终究摧不毁坚如石磐的爱情。一曲现代爱情的颂歌,一个职场人超常奋斗的缩影。


《七月未央》张宗明

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父爱如山,父亲倒下了,彻骨的悲痛,也促使儿子候海洋的成长成熟。候海洋是家里的希望,是父亲的希望,是这个家未来的顶梁柱。小说乡土气息浓郁,细节描写比较到位。删繁就简,截取回家,复读,高考,父亲病重与离世简单的生活线条,勾勒出一个有志青年的形象,一个父爱如山的主题。


《所有的房间和争吵》唐诗

城市里充斥着房间和争吵,比如作者笔下的底层人物,剧和平、流浪汉、盲人按摩师、剧福永……这群毫不相干的人,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作家王立新的视角,抽丝剥茧般将这些人物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谁都是主角的写法是一种不错的尝试,作者把握的也不错。同时也反映出外来务工人员所面对的敏感问题,比如户口,以及人性良善温暖的光亮。不足的是语言上比如人物对话等还需打磨。


《湘赣人家》江风易客

教育资源短缺是深圳面临的一大问题。像王长生这样在深圳打拼的外来人员,经营着一家生意不错的小快餐馆“湘赣人家”,却因没有房子、户口,孩子想省点钱上公立幼儿园是王长生想都不敢想的事。本来想挨个两三年送孩子回老家读书,但因为认识李老板、刘局长这样有点人脉和地位的人,做起了希望的梦。然现实中梦能实现吗?作品提出的问题,令人深思。


《风从晒布路吹过》清如

平淡如水的生活,平淡的一份职员工作,日子一天天地熬着,熬到几近中年的宋小眉,青春容颜已褪,这种平淡得看似希望越来越渺茫的人生使她心烦焦虑,内心无所寄托。某一天在虚拟的网络她得一倾诉对象让寂寥的内心起了波动,使日子变得有意思多了。然生活应如绿萝,幸福就在平淡中,只待发现与守望。作品没有大起大伏的情节,淡淡的笔触,抒写淡淡的人生淡淡的幸福,如风吹过,却代表了大多数。


《去暮色里》无影

小说写法细腻流畅,余弦的心理描写细致入微,不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一点点被剥离出来。余弦是个有心机的女人,从小就羡慕有钱人的优越感,所以之后发生的种种也不足为奇。可生活归于清醒之后,意识到自己一开始就走错了路。然而一切为时不晚,就像学游泳,“总是要经历过一些错误的摆荡,才会在后来的岁月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不管未来是好是坏,她依然想去接纳它”,最后她像一个斗士,去暮色里等待自己想要的那种爱。


《隆胸》陈卫华

故事写的紧凑,好读,围绕隆胸这条线,写出常相思婚恋的前因后果。小说有明显的批判倾向,在男权社会,女人生的美被追求被争夺、不过是场游戏,而婚后只是男人事业的站台,无不显示女人对男人的从属依附关系。然而一句话惊醒梦中人,“纵使再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足以成为隆胸的说法,它和裹脚一样,只是换了件马甲的恶。”所幸常相思仍有自主权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从深圳,取出栗》小刀

“灵魂当然是其中最固执的秘密,唯有时光埋得更痛彻,他才愿意,轻轻发芽”,“哎哟,暮色渐深,阵风总会打破湖面,这仿佛触手可及的夜空,却又比暗哑的星火,更灼痛”……读着这样的诗句,不禁被吸引。像这样优美的句子诗中有很多,让人宁静柔软。诗意徜徉于意念冥想,如一组交响乐章纷繁美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