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评委王国华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2018/9/24 11:28:46|阅读68135次|作者:秘书处

《红玫瑰酒店》 李玉

读这篇小说的前半部分,感觉投资公司就是个冤大头,被人坑来坑去,还疑惑这样的公司怎么居然不倒闭。读到最后,发现世上不缺接盘侠。而且,在你手里搞不好的,在别人的手中也许能搞好。这篇小说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将“上市公司”的种种乱象呈现在读者面前,生动、冷酷、琐碎、曲折,十分耐读。


《至尊浴缸》  李我

这个小说的指向很多,可以是理想与现实的荒诞磨合,可以是草根“白领”的悲欢写照,可以是求职者的沉沉浮浮。但我更看重两点:一是语言,叙事简洁干脆,始终有一口气向上托着。当然对于成熟作家来说,此为基本功,但相比其他参赛作品,本文的阅读快感更明显。二是隐含在文中的当下写实,即城中村改造这一重大事件。多年后,关于城中村改造的文本会多起来,而本文算是最早的之一。文学介入历史,是作品能够流传的重要因素之一。


《故乡风吹晒布路》  清如海兰

这篇文字让人欣喜,定位为小说也好,散文也好,都可以称得上精品。文中的场景都是读者所熟知的,如果以常态的方式进入,不一定让人提起兴趣。作者将主人公设定为“风”。叙述过程中,轻松自如,云淡风轻,不做作,不伪饰,结尾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


《白色手套》  青桐

故事虽然惨烈,但在深圳这样的城市也不稀奇。这个小说文笔之冷峻,叙述之利落,情节转换之顺畅自然,是推荐的重要原因。睦邻文学奖走到今天,题材上的拓展几近边界,而文笔的提升并不见明显效果,希望通过推荐这样的作品引起作者们对文笔的重视。


《不知所踪的树》  赵静

这篇散文我读了两遍。第一遍读到的是一个农村老人与深圳的巨大疏离。是老人被时代抛弃还是时代跑得太快让很多人追不上了?不得而知。 第二遍读的是语言。阅读某些作品时,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叹,为什么要这样写,语言为什么拖沓成这个样子?而赵静这篇作品是难得的干净, 几乎没有一句废话。阅读快感是貌似只作家的基本功,其实也是最高要求之一。


《去瘦狗岭找狗》  曾楚桥

读曾楚桥的作品,我常常想,他是玩世不恭还是大悲悯?结论是二者兼而有之。他的幽默明确展现在字里行间,他的悲悯藏在一笔一划背后。他的主人公大多是形形色色无能为力的人,却又尽量通过一种别致的方式去维护自己的尊严,消解当下的困境,消化一个个生活的苦果。这篇小说依然如此。可能的绝症,缺乏关怀的背景,主人公看似神经兮兮的行为,把读者带入迷宫一样的氛围。这是好文笔的表现之一。本届做评委,以文笔优劣为重要依据。


《深圳日记(组诗)》  鲁克

阅读过程中,心中不经意酸一下,疼一下。文字克制,富有张力。


《万物相隔》  唐诗

犹豫半天,决定还是提名这篇作品。作为纸媒的编辑,对“敏感题材“”有着天生的敏感。作者在信访部门工作,应该是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怪异上访,从中看到各种问题。读者甚至不妨将其视为一个相对真实的故事,上访者、接访者、主持处理者,各有各的视角,是当下难道的现实记录。


《旧曾谙》  李双鱼

一个形象的比喻,只是相当于拔得了头筹,能否给人持续的阅读快感,还要看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李双鱼这篇散文布局清晰,逻辑清晰,比喻得当,更重要的是通篇散发着文字之美。雅致到一定程度,便有危险,即,其中若有几个句子失当,整篇文章将告失败。而作者准确地推敲了每一个细节,使其环环入扣,行云流水。


《我之急需,怎能辜负》  聂小雨

职场故事有多重写法,这篇文字几乎没有具体的故事,像是一个纯粹的心灵独白,而隐隐约约又透露出若干端倪,给人想象空间。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轻风过处,掀起草地一角。把一个本属弱项的写法操作成了一个特点。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