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好了,今天就采访到这吧。”
文炳征接到电话,风风火火快步走出办公室,急着去办一件要事。我错愕着,今年已经65岁的他,双目之间,神采逼人,和年轻小伙子一样精干。和他聊了多次有关岗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与变迁,说起往昔,历史仿佛刻在他的记忆里,只需他信手一拈,一段尘封的往事就生动再现眼前。
说起那些热火朝天的岁月,文炳征时而激情勃发,时而表情严肃,如果不是有事打扰,叙述很难停下来,有时可能是两个小时,有时甚至更久。偶尔口干了,便嘬一口心仪的普洱茶,再接着往下说,说了村庄说城市,说了苦涩说甜蜜,不论功过是非,只论前进还是后退。那些关于岗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至今二十多年的点点滴滴,经他的思维左牵右拉,逐渐显山露水,浮出尘埃。
历史用心听,当下好好看。
看:小叶榕种下基业长青
岗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锁定方向和目标:利用有限的资源,将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合作开发兴建了商住房地产项目,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开展多种经营,不断挖掘经济潜力,以此奠定了牢靠的经济基础。
正是岗厦好光景
听文炳征说起股份公司这届领导班子,在现任董事长带领下,村民股民分红一年比一年多的时候,眉宇间洋溢着一种钦佩、满足与喜悦。
“我们目前这一届董事会,可以用几个字来形容:团结,和睦,有战斗力。”
新班子恰逢旧城改造,时势能否造英雄,整个岗厦,整个福田,甚至整个深圳都在关注,有一大摊子纠纷、矛盾、争议、困难在等着他们去解决。旧改阻力之大,补偿安置挫折不断,赔偿之争按下葫芦浮起瓢,10年的拉锯,百转千回,铁肩终担大义,最终没有难倒曾经在田里风里雨里摸爬滚打的岗厦人。10年过去了,当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眼望那块占地约22.08万平米的岗厦河园片区,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带着深刻的时代印迹,在朝云暮雨中傲然屹立在深圳中心天元区域,见之者唯有佩服,感叹,震撼,时势不可阻挡,潮流不可逆转。岗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文晓阳带领着得力的领导班子(文应田、文炳征、文灿贤、文伟纪、文朝青、文树勋),在深圳市政府和福田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联手金地大百汇房地产开发公司,迎难而上,把陈旧拥挤的河园片区打造成高端大气的城市综合体——岗厦城,成为城市CBD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往事惊心动魄,新城涅槃重生。据悉,2018年6月,在安置中翘首以待数载的岗厦西村民们,将迎来第一期回迁之喜。撇开那些在旧改过程中已众所周知的故事,要想重新认识一个为村民谋福利的股份公司,在政府领导下付出了怎样的辛勤和努力,才得以拥抱繁荣盛景,需要去寻找很多的明证和佐证。
烟火繁盛处
我脚步迟疑着,走出了文炳征的办公室,来到股份公司楼下。
秋风从对面吹来,好像某种慰问,拂起我的短发,隔着车水马龙的喧嚣,把清凉一阵一阵送入刚从风起云涌的历史和改革中挣脱出来的心灵。此刻,阳光洒在马路上,照见空中尘土正在飞扬,照见岗厦村的居民、外来的人们形形色色的命运和生活正在向不同的方向流动,照见一种幸福和安祥像天空中的闲云,正卧在岗厦村上空的某一处,把文氏近七百年的浩然正气,赋予这里世代相续的子民,好让他们在经历了各种历史的烟尘之后,能够在大王岭的山冈之下安居乐业,拥抱盛世太平。
正午了,阳光洒在美丽喧闹的岗厦,在俯首与仰望中,我亦步亦趋,品味思索着这条没有名字的小街,它像一条短小的分割线,把岗厦一分为二。彩田路西边的楼群中矗立着旧改后的高楼大厦,它们像先行者,以过来人深沉的目光俯瞰着东边尚未改造的楼园片区,似乎在喊——岗厦东,加油!
岗厦东旧貌依然,在岗厦人亲“种”的民居里面,住着约七万左右的外来人口。局促的马路上,车来人往,穿着校服的学生们陆续放学归家,下班的人们开始涌入不同的楼层,各种快餐店生意火爆。在岗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楼下,是一个大型的菜市场。大大小小上百个摊位上,堆满了各种各样新鲜的农产品,红的水果,绿的蔬菜,活的家禽。
侧耳聆听市场在买卖交易中讨价还价的喧闹声和吆喝声,这是尘世最鲜活生动的声音,一种动人的烟火味,是那样平实和美好。此时,肚子咕咕叫了,一抬头,“菜忠潮州牛肉店”赫然出现在眼前,心中一动,想知道这个食店在股份公司的眼皮底下,在竞争激烈的岗厦餐饮行业中有着怎样的境况。忍不住往店里多看一眼,厨房有些零乱,几个伙计忙碌着,掌勺的师傅戴着口罩,围着三口大锅双手熟练地搅拌着各种粉面和牛肉。我要了一碗牛丸粉,和伙计交谈了几句,原来该店竟然已经在此生存十来年了。让时光溯回到十年前,正是岗厦村人经历旧改拆迁最疼痛的日子和改革开放最辉煌的岁月。在此谋生的外来者眼中,他们都看到了什么,是钢筋水泥的绝唱,是满天飘飞的尘土,还是在改革开放为岗厦村人带来滚滚的财源中可以掘地挖金的创业良机?
两分钟以后,我已经迫不及待,拿起筷子,大快朵颐了。味道真不错,汤鲜,丸嫩,咸辣自取,方便快捷。吃得正香,才发现我身边有孩子在叫,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带着一个约两岁多的孩子也在吃牛丸粉。一问之下,才知这个老奶奶是本村人,儿子媳妇去公司上班去了。
老奶奶说,这个店开了好多年了,很讲诚信,食材新鲜,价廉物美,味道很不错,生意都忙不过来。她没空做饭的时候就常带孙女来这里吃,即简单又营养。像这种店以前在岗厦食街有很多,岗厦旧改前,这种牛肉店在岗厦食街生意也特别火。看来,岗厦食街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听她这么一说,我吃得更香了,连汤带粉,一点不剩,全部吃完。我知道我吞下肚里的,除了牛丸,除了粉,除了鲜美的味道,还有那些我迫不及待要去追问的时光,那些和我攀谈的人,都是这些时光里和我陆续发生碰撞的“离子”,相吸,相斥,把我推向一个村庄的更深处。
悠哉文蔚阁
吃罢,起身,辞别老人,顺路前行,目光一一扫过处,是俊龙药行,24小时便利店,嘉旺餐厅,辉旺烧鹅茶餐厅,岗厦幼儿园,再往前,篮球场边上,是治安岗亭。
保安好忙,因为不断地有车辆进出,在抬放拦杆的同时,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远处路边是否有车辆乱停,以致马路会因此出现拥堵。我停下脚步,瞅准一个空隙,向那个眼神警觉的保安问起岗厦的安保状况。一见有人主动打招呼,保安的表情瞬间开朗起来,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憨厚一笑。
“现在的岗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乱了,偷盗抢劫的现象少了很多,股份公司在治安管理上抓得很严,光治安联防队就有一百多人,有分队、机动队、交通协管队,分工特别细。你往前看,那棵榕树旁边有个监控镜头,不远处还有一个,村里现在到处都是镜头,不留死角,如有人作案,会很快被发现。”刚说到这,一辆车从外面开进来,保安眼疾手快,快速抬起拦杆。其技能熟练,训练有素,一看就是老手。
告别这个尽职的保安,再往前走,左手边一道高高的围墙内,一栋低矮而独特的两层建筑,回檐翘角,古色古香,仿佛闹市中一块桃花源,这是建于1992年的岗厦老人之家,亦称为文蔚阁,里面终年香火不断,是岗厦人的聚会聊天之所。走进文蔚阁,迎面就是香火台。供台上供奉着神仙瓷像,“文天祥”画像一身正气,立于正中。在供台下面,放着一块水泥质地的石牌,上面刻着四个大字:淑气公祠。这是在动乱和旧村改造的过程中,村子里留下的唯一一块可供纪念和缅怀的物品。英雄同宗血脉传承下来的岗厦文氏后人,在安享当下幸福生活的同时,在股份公司和文氏宗亲会的领导下,每年重阳节前后,逐一到香港落马洲、深圳梅林鹅地、松岗公明相交处拜祭先祖,岗厦人深知: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此刻,已日上三竿,麻将声不绝于耳,走到里间的麻将房,躬下身,笑语盈盈地看着那些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脸上皱纹交错的老人们。老人们眯着眼,温和地看着我,说着我听不懂的围村方言,他们头脑清晰,精神好得很。听说村内80岁以上的老人有43人,90岁以上的就有十几人。如今的岗厦村,生活富足,村民们除收租外还有股份分红。村子里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可拿到4000元水果金,对于80岁以上的长者另外还有津贴发放。
想起11月4日(2017年)在鹅地祭祖时,坐在时任董事长文晓阳于2003年亲手种的小叶榕树下,一位八十五岁的老奶奶身骨精瘦,双目闪烁,很调皮地和我开玩笑,就是不肯告诉我她与那些租客的故事。自改革开放“种”房至今,她家的房子里不知迎来送往多少打工一族。旁边一位大姐笑着说,老奶奶和她的租客之间,精彩的故事多着呢。
心里想着,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何况岗厦,何况深圳,何况在祖先的荫庇之下,岗厦在1992年10月成立股份公司以来,集体股份经济在数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展蒸蒸日上,岗厦917个股民在26年后的当下,生活如此安宁、美好,自是说不尽的欢乐,数不尽的精彩。
“老奶奶,难道你不想让我把你写进我的文章里,让更多人知道你,记住你吗?”
“冷尴多做咩野,哦姨褂几好啊,祖孙后代都过得唔错,够戏服啦!”
相比他们当下的美好,警惕幸福被八风腐蚀,这是人之常情。可我想采写足够多的人,把那些在动荡与和平的光阴里锤炼过的生命还原到昨天,和他们一起回到二十年前,甚至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回到男耕女织的时代里思甜忆苦,重新体会在老子描绘过的理想国里生活的场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所有的安宁与美好应该如此演绎:男女老少沐着阳光,唱着山歌,上山摘荔枝,下地挖蕃薯,白日讲传说,夜里会情郎……
老奶奶的话其实不无道理,也许只有经历过极致苦难的生命,才会懂得把幸福揣在怀里,为了幸福而低头,如日星隐曜般,不彰不显,收藏起幸福的光辉,安度日月。
在文蔚阁外面,有一大片空地,里面长着几棵枝叶繁茂的榕树,应该也有20多年树龄了。榕树下,有两张石桌,几个老人围在那里聊天喝茶。为了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岗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亦不忘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组建了岗厦青年篮球队、青年足球队、妇女柔力球队、妇女舞蹈队。
有几次清晨打此路过,去预约采访股份公司领导,我常常看到一支女子柔力球队,于晨风中,随着优美的韵律身随球转,柔力似水,翩然若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