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八卦岭是深圳市福田区位于笋岗东路的一个片区,上世纪在小平第二次南巡后的1993年9月,我也同千千万万东南飞的孔雀一样,从13朝古都的洛阳飞来深圳,第一站就是在地处八卦岭的鹏盛村作为了栖身的落脚点。
我是在42岁一个并不年轻的年龄,从一个许多人看来还不错的副处级位置下海的。我应聘的是曾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的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股票代码0009(后政为000009)的深圳老八股之一的中国宝安集团,时任总经理的陈政立先生在看了我写的一篇关于企业文化的命题作文后,又亲自面试,同意聘任我出任主持工作的宣传部副部长,试用期为三个月。正是因了这个头銜,我被分配到集团在八卦岭鹏盛村购买的集体宿舍一间单身公寓。
这间单身公寓30多平方米,朝南的内凉台一半是厨房,一半是洗手间,布局还算合理,一个人住绰绰有余。当时应聘而来的新员工大多都是两人一间,我因带了个长,住了个单间。
那时的八卦岭是个已具规模的老工业区,一憧接一幢的工业厂房鳞次栉比,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企业就座落在千篇一律的标准厂房里,如果不仔细辨认那大同小异的招牌和门面,你很难区分企业间的差异。
鹏盛村算是新建不久的建筑,在八卦岭这个老工业区显得有些鹤立鸡群。我们
住的公寓距离上班的深南中路的宝安大厦不远,集团专门配置了一辆六十多座的豪华进口大巴作为班车,接送我们上下班。早上坐了大半车人,而下午下班,不少人为了自由活动,不坐班车,偌大的车厢,坐了稀稀拉拉几个人,显得空空荡荡。
初来乍到深圳,新的城市,新的环境,新的单位,新的工作,新的公寓,一切都是新的。比起那些刚来深圳,“十元店”里暂栖身的下海者,我是太幸运了。八卦岭鹏盛村的这间单身公寓不仅给了我这只老孔雀一个温暖的小窝,每天早晨正是从从这里出门,我开始飞向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每天傍晚,带着奔波一天的劳累,回到这里安身休息。
上班不久,我就赶上了宝安集团通过证券二级市场,控股上海延中实业从而轰动全国的史称“深资北伐第枪”的“宝延风波”。习惯了在内地机关干啥都听领导布置任务的我,被老总叫去批了一顿,企业这么大的动作,你这个宣传部长为什么按兵不动?我这才如梦方醒,明白了在深圳、在企业必须各自为战,主动出击,那种在内地机关拨拨转转的被动懒散作风不改变,是绝对会被老板炒鱿鱼的。
那天挨批后,我立即召集全部会议,紧急部署,出差的出差,写稿的写稿,联系新闻媒体,組织新闻发布会,忙了个屁滾尿流,不亦乐乎,才跟上了集团的工作节奏,看到老总脸上的一絲笑意,我这才松了口气,显然,企业这份工并不是好打的。从那时起,我很少再按时定点地坐集团班车回八卦岭了,每晚的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有时太晚,连最后的公交车也沒了,就走回八卦岭,久而久之,倒也习以为常了。
上世纪50年初,有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以此来形容我住在八卦岭的那段打工岁月,应该是恰如其份的。
那时的宝安集团,顺应了小平南巡后改革开放的滾滾洪流,在上海滩收购延中,在浦东兴建上海宝安大厦,在武汉收购南湖机场,在北京开发恒丰别墅花园,一系列的大手笔、大动作震动全国。正是在企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和部里的同事们一起策划了在人民日报等全国11家大报推出的11个整版的“全国诚聘精英大行动”招聘广告。在光明日报推出了“东方辉煌一一中国宝安集团成功之谜”20个整版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推出了“与发展中的中国一起发展,与成长中的中国一起成长”的企业品牌广告。
1994年元月,我们在集团陈政立老总的支持下,创办了至今在全国企业报刊界经久不衰的《宝安风》内刊。集团投资,由我出任制片主任与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合拍的电影《砚床》,在上海第三届国际电影节上被美国福克斯公司购买,成为新中国成立后被好莱坞购买的第一部中国电影。导演刘冰鉴和美术全荣哲获得了第1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导演处女作”和“最佳美术”两项提名,圆了宝安集团作为一家老牌上市公司和一群有志青年的电影梦。
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我居住的八卦岭鹏盛村单身公寓在1998年宝安集团的房改中,每间公寓以不到十万元的价格
出售给了企业员工。因我在初来深圳时在此住过几年,对这个小区环境十分熟悉,位置离后来集团从深南中路的宝安大厦搬至雅园立交附近的宝安广场也更近,就毫不犹豫地认购了一套。后面的故事不说,是每个深圳人都知道的了,随着深圳日新月异的发展,八卦岭的房价也翻了跟头似的猛涨,前几年又通了地铁,出了小区门往东走200米就是9号线的园岭站,加上小区门前的八卦一路,一条街都布滿了各种风味的大小餐厅,成了名符其实的饮食一条街。还有门庭若市、近在咫尺的沃尔玛,与邻为伴的宝安北路上形形色色、配套齐全的各类专业市场,要多便利有多便利,真是个衣食住行的好地方。
最最令我开心滿意的,是八卦岭鹏盛村地属的学位房,被划入了园岭实验小学。自买下这间单身公寓后,我就把全家户口都落户到了这里。前年小孙子到了上学年龄,不费吹灰之力就进了园岭实验小学,全家皆大欢喜。小区离学校一条马路之隔,走路十几分钟,中午接送孙子在此吃饭午休,非常轻松。
当然,从八卦岭鹏盛村那间单身公寓搬家后,我已换了两次住房,一次比一次更上一层楼。但八卦岭鹏盛村的公寓,我却始终舍不得出手。不单单是人老了,有些恋旧,更主要是想再等等,看能不能有朝一日,列入城市旧改,再加些钱,换套大的。毕竟,这里地处福田,位置居中,交通便捷,配套完善,只是比我现在的住房小,其它方面都要强。
这就是我告别洛阳,初入深圳的第一站一一福田八卦岭。感谢宝安集团,给了我下海打工的这个平台。感谢福田八卦岭,给了我来深后第一个遮风挡雨的新家园。感谢深圳特区,给了我这个算不上英雄的用武之地。
我的不离不弃的宝安、深圳!我的一往情深的福田、八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