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鹏城浮沉
  • 点击:51482评论:42021/07/20 21:49

宁欺白须公,

莫欺少年穷。

终须有日龙穿凤,

唔信一世裤穿窿。


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当全世界经济都在为新冠病毒灰天鹅头痛的时候。而地球的的东方,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正在迎来第四个改革开放十年,毫无疑问改革开放获得了巨大成就,让我们骄傲的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

深圳,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祖国南方的一颗瑰丽明珠,她在改革开放的热呼唤,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成长,以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而闻名遐迩,犹如大鹏般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而展翅腾飞。40年弹指一瞬间,深圳从一个落后的边陲小县一跃而成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大城市前列,它所取得的成就全世界瞩目。其发展之迅猛,变化之巨大,举世瞩目,被称为“中国的奇迹”。深圳的发展和成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精彩缩影和生动反映。她以成功的实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中国广东潮汕某小农村,小村庄坐落于西南-丘陵带之间。左一道“蜈蚣龙”延伸,右有“长冈岭龙”

逶迤,丘陵中间(大龙坎、清坎、老坎)三条山涧溪水孜孜不倦灌溉着为数不多的农田,延绵3公里最后在潮汕母亲河之一的榕江汇入。虽是“藏龙卧虎”之地,但也无法摆脱除了少数作为供奉、祭拜祖先的祠堂,其他民居衰败的命运。这与本地居民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据黄氏家传:村落始建于明代中末期,属南迁移民聚居地。后梅州黄氏先人迁入,驻地人称”黄屋角”。绵绵几代人,小小村落依旧炊烟袅袅,平静祥和。

在黄宝龙的童年里,贫穷是个绕不开的话题,入赘来的父亲常年在村农田打零工,只是这种苦力活,无法养活一大家子的生活。母亲在家里照顾孩子,零碎的时间接一些手工活补贴家用。一家人日子过的一穷二白,家涂四壁。是村里出了名的落魄户。黄家有3个孩子,黄宝龙是老二,上面有个大自己两岁的哥哥黄宝钦。幼小的黄宝龙常常跟着哥哥去捡垃圾,换取一些微薄的零用回来交给母亲。哥哥18岁那年中秋饭桌上,哥哥把入伍通知书递给了母亲看,并带来村里**大队发的15斤猪肉,家里人开心至极,就连平时村里时常欺负的村民邻居也谄媚奉承,觉得哥哥简直是家里的“荣光”。以后肯定是去部队学习汽车驾驶的“有为青年”,之后黄宝龙越发越崇拜哥哥了,在他看来哥哥以后的”独门绝技”能是这个家抢也抢不掉的真功夫,是这个家永远的盼头。等哥哥复员回来,日子会过的越来越好。


手表

1980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在中国席卷开来,这一年汕头与深圳、珠海、厦门。一同被设立为首批经济特区。汕头成为了外国商品涌入中国的渠道之一。一些当地人通过买卖二手电器,发家致富。汕头的一些乡镇上时常看见卖走私表的孩子,拿着一麻袋的电子手表,不一会就能换到一麻袋的钱。不绝如缕的财富神话就慢慢的传到年幼的黄宝龙耳朵里,由于父亲在在村里老实本分,加之黄宝龙个人对朋友厚道和颇有头脑,跟同学关系也便和睦。一汕头的同学送个电子手表,对于黄宝龙来说十分弥足珍贵,即便自己万分喜欢,也想留下送给哥哥,放学回家还不忘和父母兴高采烈的描述汕头的听闻。冥冥之中一个想法就涌入心头,当晚洋洋洒洒5000大字写了封激情澎湃的家书寄给远在广西当兵的哥哥,半个月后哥哥收到信件也满满欣喜,虽然对家用电器略有所闻,也看到以后改革开放市场巨大的市场。他鼓励和支持自己的弟弟去汕头也学习一种能给自己营生的行当。小镇青年渴望走出大山见识外边世界的心已经蠢蠢欲动。

八一年那个烈日炎炎的夏天,16岁的黄宝龙跟大多数同龄同学一样选择了辍学,拿了家里要了一个月生活费,便跟同学到县里汽车站登上汕头的大巴。汽车摇摇晃晃,一颗年轻的心发誓要在广阔的天地里闯出自己的一个名堂。


“短缺物资”

在当时电器算的上是一种“短缺物质”,汕头的同学由于家里有清戚在香港,对电器产品早有耳闻,便有能力做起买卖电器的生意。一般通过收购废旧电器,再由同学亲戚通过从新组装维修好。再将修好的电器卖出去获利。

刚开始的黄宝龙每天的工作便是骑着旧自行车,在周边各村各镇收集从海外流入汕头市的废旧电器,短短半年的时间,由于黄宝龙个人天资聪慧,且性格外向,练就了一双一眼就发现电器的价值能力。对电器元气件的情况也能摸排清楚。故价格较为公道,深得同学朋友的信任。每次收回废旧电器,便回死皮赖脸呆上一段时间,静静看上一段时间。由于电器多同学又信任。慢慢的从递扳手,到拆螺丝,再到接电线,识电器元气件器,到跟换维修元器件都有人点拨。当年春节回了趟老家当着哥哥黄宝钦的面,将一大堆电视配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电视机。插上电还能播放。哥哥黄宝钦大为吃惊。父母感到十万分欣慰。觉得孩子就是个“天才少年”。不枉汕头拜师学艺之行,好歹也有一技半能旁身。这时的黄宝龙岂能料到,这个生意行当能改变他们家的命运。哥哥满是期许的鼓励黄宝龙认真专研,保持谦虚不焦躁。便欣欣然的把部队关于汽车的书籍借给黄宝龙。美其名曰:“设备电器方面是相同的”并承诺,找到有关电器的书籍送给他。

那一年的充满了最美好的期待和祝福~


”投机倒把”

时间又过了一年后,当黄宝龙他在同学的怂恿下一起离开了汕头,到北方拓展业务。当时的广东市场相对比较饱和,相对于北方宁夏,电器算的上更为“短缺的物质”。电器进入市场后,每次都会哄抢一空。收入会比汕头本地多一倍。

黄宝龙用蛇皮袋装着收来的收音机、电子表等电器。踏上了北上的火车。火车在淡定的飞驰,窗外的风景不断变化,田野、村庄、湖泊、大桥、河流、白鹭、水牛、果园、树林等等,一幅又一副的美景让人目不暇接。它们别样的安慰游子,给予一种温暖的情怀。不单当倒卖电器,黄宝龙和大量的广东、福建商人一样,结合当地做好市场调研(选找商机),然后通过潮汕、深圳、广州的厂商关系贩卖当时的一些短缺物质。那时干这种事还是属于“投机倒把”“打擦边球“的行为”。常在路边走,哪有不湿身。很快公安机关就找上门来,不仅货品全部没收,被公安机关请去调查,关押了足足一个星期。那时黄宝龙也是胆大,硬是谎称自己一个人,没有联系到家人(哥哥黄宝钦还是服兵役)。

黄宝龙如何在宁夏赚取第一桶金,目前在市面上也是众说纷纭。但真正细节直到最后由于年代久远,加之黄宝龙觉得是自己的黑历史也没得到明确证实。真正的细节只有藏在自己的心里。不过多年功成名就后。黄宝龙亲口证实,“由于当年想赚钱,那时什么都做,什么赚钱,就想倒卖什么,步子跨的太大,未免出现一些挫折。但最后还是明白了生意模式,全凭一种潮汕精神:”敢闯敢干的精神“。满感激那一年的自己。“

总之一年下来,黄宝龙攒下了3000元。


南下鹏城

1986年,赚到钱的黄宝龙决定南下深圳,将改革开放“试验田”作为自己事业的第二站,不过21岁前脚刚踏上这片热土,后脚深圳就给他上了一课。从深圳银湖汽车站(旧深圳汽车总站)出来那一刻,黄宝龙就被人头攒动,车水马龙的场面震撼到了,他招手拦下一辆三轮车,拜托师傅帮忙找一家干净的招待所落脚,下车的时候, 三轮车收费一块,而他住的那家招待所,每晚5毛。第二天早上,黄宝龙离开旅店,但没走几步,就发现又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场景又映入眼帘。“浦领母。。。”这时有人盯上了这个站在人海中,茫然与无助的少年,一个卖游客照的小贩拍了拍他的肩膀。问他“要不要拍一张照片”黄宝龙心想“今后的人生,就要在深圳重新开始了,不如就留个纪念吧。”于是他狠了狠心,奢侈地花了10块钱,拍了一张拍立得。新鲜感过去后,黄宝龙开始寻找“生财之道”。


“倒爷”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内地一直处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价格双轨制的实施,给了商人们利用价格差在市场倒卖商品牟利的机会。从事这个行当的人,还得到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倒爷’。有句顺口溜“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描述的就是“倒爷”,这一行当的火爆。

在深圳,“倒爷”们一般都集中在华强北等周边地带。而要论“倒买倒卖”,黄宝龙也算是一把老手了。于是,他很快就干起老本行,要知道“投机倒把”这种事,本身还是不合法的,一个操作不好,就要蹲局子。所以黄宝龙的“倒爷”生涯,不仅没赚到几个钱,还得经常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保命。如此往复了一段时间后,黄宝龙觉得想要钱来的更“稳”。必须变“行商”为“坐商”。谋划转行之时,他发现泥岗有很多人,开始做起了服装生意。他到实地转悠了几圈后,决定打入服装行业,他从广州批发了一些衣服。又联系了一家港资服装厂。让店员帮自己代销服装,每销售一件,给对方一定的分成。一年后,其哥哥黄宝钦从广西复员后,也到深圳投奔黄宝龙。两兄弟一同出资在深圳华强北主街360号盘下了一个120平方米的门面。这就是新昌利的第一家门店。

1987年8月6日,新昌利隆重开张了,这家店一半卖服装,一半卖电器。一段时间后,黄宝龙发信现与服装相比。家用电器需求量大,利润还高。跟哥哥商量了一番后,两人决定“砍掉”新昌利服装部,将店铺改名为“新昌利贸易”,今后专营电器,那些积压的衣服,则成为“新昌利贸易”早期员工的工装。当时,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而大型商场手握一级、二级批发站资源,而且建有自己的渠道和网络,家用市场粥少僧多,处于卖方市场。不少商场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连个没背景没人脉的潮汕青年深知,想和国有企业的大型商场竞争,必须有自己的杀手锏,于是,黄宝龙把主意打到了一些“非正常”渠道上。他看到别人手上,有好多产品没人来买时,就会想办法从对方手里把货拿过来。就这样,

新昌利通过“增加”进货渠道,形成了自己的“壁垒”。

1989年,兄弟俩又开了2家分店,营业额也水涨船高。但好景不长。当年年末,国家对走私、偷税漏税大力整改。华强北受到波及,公司“非正常”潮汕的走私电器货,不仅被没收罚款。严重时还有可能使分店关停整改。黄宝龙差点再次被捕,只能将公司运营暂时全权托付给哥哥,自己逃到揭阳老家避下风头。

  • 1
  • 2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商战奋斗拼搏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7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7-21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黄元罗5进士2021/07/27 08:41:39
    • 分享到:
  • 在深圳经济特区从无到有,再从有到强的40多年间,一批又一批创业者前仆后继,有的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满载而归,有的却被市场经济浪潮无情淹没。可以说,《深圳浮沉》这篇文章也算得上是深圳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侧面反映,只不过,文章中的错别字和有语病的句子实在是太多,建议作者再一次通读一下全文,并予以修改。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李玉5进士2021/07/21 09:49:11
    • 分享到:
  • 确实,“深圳,说到底是一个传奇故事。每一个普通小镇青年都无可避免的要进入到这个故事里面担任角色。这里有一个个中国梦“草根创业英雄”,那一个个“朝为田舍郎,暮登深交所”的财富故事广泛在流传于年轻人之间。”一个21岁的年轻人,敢于闯深圳,这魄力已经是无数人所缺少的。但商场几十年沉浮,这数千字显然还不够,就这标题,也得需要数十万字,才撑得起“沉浮”二字。岁月滚滚向上,传奇还在继续……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暁霞囡4举人2021/08/11 11:51:34
    • 分享到:
  • 这是小说呢,还是纪实呢,作者说了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故事核子司空见惯,主人公的每一步作者反复也很清楚,但如果说是小说,写法上还欠缺了些,希望能修改得生动些。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1星
  • 1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0
  • 2600
  • 1
  • 26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