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篇小说《消失的一星期》
  • 点击:106346评论:252014/06/27 23:59

消失的一星期

肖谨君

1

我从头痛中苏醒,已经快两点了。

我的记忆,我的头痛,是凌晨还是下午,我听到街上有着难以置信的宁静。为何我感到如此害怕?

我不敢转动头,目光所及只能看见一面呆杵着的镜子,我曾反复擦拭它,每天都要一丝不挂地站在镜子前,仔细确认我的存在。我并非痴迷于自己的身体,或者说正好相反:乳房不够挺,左右还不对称。让人皱起眉头的到底是自身还是镜子,现在都显得如此地愚蠢。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还待在这个房间,我回来做什么?为什么要和男人谈话?为什么我的眼镜如此古怪?要蒙上我消逝热情蒸发出的花雾,在过去好几年里它笼罩着我、威胁着我。如今这花雾常常与楼下烧烤的孜然气儿混杂在一起,呛得我直流泪。我不想数年以后,自己筋疲力尽、心灰意懒,在新的废墟上醒来。趁现在还来得及,我想看清楚自己。已经不能再指望那面该死的镜子了。

我身上断了一根弹簧,我能转动眼睛,但不能转动脑袋。我的枕头软软的,富有弹性,正好托住我的脖子。我要是转头,头就会掉下来。我能听见我短促的呼吸声,眼角能瞟见一个发胀的红色闪光。这是一只手。我的手。常年泡在水里的手。日记本原封不动地躺在梳妆台上。我想伸手拿来翻看,却有深陷睡梦中那般的无力感。

最近的一页日记可能还没有来得及标明日期,但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写于一个星期以前,最晚也应该是在二零一四年一月一日。

  • 1
  • 2
这是VIP作品,后续内容需打赏才可继续阅读!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 关键词:时间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秋寒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7-09
  • 老痴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7-09
  • 陈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7-08
  • Bruce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6-29
  • 方华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6-29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老痴4举人2014/07/09 07:00:13
    • 分享到:
  • 《追忆似水年华》一套七本,1994年我用一个月的工资买来。只读了一小部分,至今仍未读完。意识流的小说,阅读时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否则,一头雾水。本文作者显然从一开场便抓了住读者,文笔细腻,诗一般的语言,构思也很巧妙。学习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秋寒3秀才2014/07/09 00:26:41
    • 分享到:
  • 一个叫翠翠的洗头妹,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友,当年情投意合,两厢情愿,母亲持反对意见,父亲默许俩人的情侣关系,并与她约定两年后让小情侣结婚。南下打工,她进入到发廊里谋生,两年后回来,竟然遭遇了男方彻底的抛弃。这些经历,让她一度在梦里频频出现恶梦,并且把回忆无限地向”恶“扩张,以至于每次醒来都虚脱无力,甚至产生今昔是何夕“的瞬间迷糊。这种以梦境与回忆穿插的意识流手法,在邻家是第一次读到。超赞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4举人2014/07/08 19:23:42
    • 分享到:
  • 希望段作文看过来,这是一篇典型的意识流写作,所有主人公的行动、所见所闻、故事铺展转折都在思想意识里开展。这篇很像美国现代派意识流女作家欧茨的笔法,写离魂的似梦非梦的感觉,其实都是心理活动。这一篇行文非常流畅,故事也交代比较完整,描写非常细腻优美。唯一我感觉有点不太协调的是,表现这段“消失的一星期”的与现实冲突的诡异之处的文字多了点,其实不用交代太多的,现实与诡异的流畅衔接就是魅力,要自信。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平常接触这类小说少了,看着吃力。有空好好学习哈!
  • 我看了一遍,怎么感觉这种写法很简单呢?好奇怪的感觉
  • 看起来易懂,写的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Bruce4举人2014/06/29 11:42:29
    • 分享到:
  • “消失”通常是针对有形的、看得见的东西,而非指无形的标的物。比如:消失的地平线,消失的MH370,消失的客车,等等,再如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故有”僧推月下门“之说。人的姓名要起得准。文章标题也要拟得短、准、巧;要像翻译那样做到信、达、雅;还仿佛散手动作之快、准、狠。是故,《消失的一星期》改为《消逝的一星期》或《逝去的一星期》如何?用”逝去“更文雅。个人愚见供参考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若作者拘泥于这一点,那她也不会写这样的文章,而且改为“消逝”的话,就跟作者的文章所讲的内容相背驰了。
  • 我表达错了,应该是换成消逝的话不符合文章所讲的内容。
  • 虽说不出所以然,但我还是赞同作者的“消失”。私以为“消逝”带着缅怀,而“消失”带着一种莫名其妙。很显然,作者对那一星期不是缅怀。黄先生吹毛求疵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何不看看自己评论中胡乱翩飞的上下引号。
    • Bruce2014/07/08 14:05:54
    • 分享到:
  • 哈哈!那就将“一星期”当作是有形看得见的一块物体就行了。如果吹毛求疵,上面的不称作“上下引号”,乃是“双引号”(偶不料发出后双引号却反了的);而且你最后一句该用问号呢!哈哈!我也一言堂:写得大大的好!
    • Bruce2014/07/08 14:17:52
    • 分享到:
  • 用对文章标题无碍于其主题思想或外延泛指之无限。“胡乱翩飞”是你个人的臆造词了,因为何谓“翩飞”也哉?我这并非走火入魔,不信的话,以你这概念和我一起到英语领域走几分钟,对那繁杂的语法,一下子你就会晕死。
  • 谢梵说的直言不讳要得要得,十分不错。
  • 谢梵境的直言不讳要得要得,十分不错。刚删错字了......
    • Bruce2014/07/12 22:32:48
    • 分享到:
  • 唔!其实遑论什么消失、遗失、走失、荡失、散失……皆与我何相干之有哉?恕我多嘴了!钢笔在你手上,键盘在你胸前,你们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与我无关。我从此缄口,不说不评不看。呵呵!
    • 方华吉4举人2014/06/29 09:33:08
    • 分享到:
  • 《消失的一星期》无疑是邻家这个草根平台中鲜有的一支奇葩,可谓精妙绝伦!小说以细腻的描白,臆症似的语言,松散的形文,佳构成了一幅少女青春期叛逆者失恋者的百态图。作者以女性特有独有的微妙的感触,描写了一位怀春少女朦胧的情爱和失恋后的无比痛楚,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无助,读后让人悲鸣。深圳洗头妹的情感世界是我们这些人无法想像和理解的,作者很巧妙地回避了这一现实,试图从另一个侧面去触碰,手法之高,一声叹服!!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Bruce4举人2014/07/08 14:51:15
    • 分享到:
  • 打比方一:“Do u know who r u?” 这句相当简单的话用得对不对?理由为何?打比方二:“新华社:泰森不认为霍利菲尔德打得过他。”报纸上的这句话,新华社从英语到汉语的翻译首先就是错的(受某种语法所误导),为什么?如是列举(或曰旁证),皆因汉语与英语有共通之处。这告诉我们:对语言学需要认真、严谨!就算是走火入魔,也未必搞得懂呢!而用对词、句,绝不会成为写出好文章的障碍。吾辈当努力不懈也!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生活环境单纯的人,写意识,也就是写心里小说,不失为一种好的、合适的选择。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红雨5进士2014/06/29 11:49:25
    • 分享到:
  • 如果没记错的话,我好像在<<打工文学>>上读过~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曾德全3秀才2014/06/29 08:16:08
    • 分享到:
  • 说真的,看了三遍也不敢说自己究竟是看懂了没有。希望得到作者的指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恭喜此作在观澜河第二期发表.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个人的经历,个人的情感很重,因为那都是在写你自己,我经历不同,未到哪些地步,感受不多,但是,一直看,看到你写夜色降临时那中情感就感觉强烈了起来,可能是我也常在这深圳的夜里乱窜的的结果的吧。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小小年懂得挺多的嘛。怎么你评论起来头头是道,错别字也不像文章那样一大堆?
  • 段兄过奖了,我只是在看故事,她这种写法和表达手法不好理解,还有我小小年纪,能懂的就那一部分了
    • //4举人2014/06/28 00:38:58
    • 分享到:
  • 翠翠真的不是你吗?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1布衣
  • 2星
  • 0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9
  • 0
  • 4
  • 92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