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葳蕤
  • 这家伙很懒,什么都没有留下!
版力/加精
  • TA评论了作品《红豆》 作者通过一对患难夫妻,面对对方身上痱子的态度,很好的诠释了 “红豆”的真正价值,不是“多采撷” ,而是保持“发几枝”,这样才能避免“七年之痒”怪病。 篇幅虽短,感情线却跌宕起伏,“她”和“他”没有谁一味付出,谁一味索取,而是相濡以沫,这才是“最相思”的源泉。 本篇构思精巧远不在于将痱子比成红豆,而是如何疗“痒”(暗喻七年之痒)手法之高明,真让人拍案叫绝。
  • 2015/11/11 16:29:04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吴春丽回复> 谢谢葳蕤来读来评。写得还不是很好呢。还是有很多需要再打磨的地方,目前能力有限,只能写出这水平。还在继续学习的道路上,行走着。
  • 2015/11/11 16:32:20
  • TA评论了作品《鸿雁》 文中有明.暗.隐三条线围绕着“鸿雁”,第一条明线是“他”的获奖作品(题目),第二条暗线是“鸿雁传书”(信息.电话),第三条是“她”看到两人照片身后“ 赫然有三个字:鹿回头。” (鸿雁是候鸟),这篇小说中反映的故事生活中屡见不鲜,但能像“她”立马醒悟不得不点个赞。我想这也是作者的立意之一吧。
  • 2015/10/26 13:32:59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江飞泉回复> 王老师解读的很精准。鸿雁是候鸟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有时感情也是如此,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但鸿雁也是暗示悲剧,无论是飞过芦苇荡,还是向苍天,都是如此。
  • 2015/10/26 14:03:38
  • TA评论了作品《“楼道口”同题(85):回家》 七月十五(农历)是中国人都知道的“鬼节”,文中主人公“他”选择用这么一个特殊日期“按时回家”,已暗示我们 主人公的特殊的身份,作者第一句就把悬疑惊悚抛了出来, 接着第三句父亲“焚香烧纸烧”场景的出现,更加肯定了人们的猜疑。这个日期的运用,即符合小说的写作要素,又不动声色的营造出符合文章的氛围,实在妙哉。如果把文中第一句改为“农历七月十五”是否更贴切些?
  • 2015/10/24 09:38:08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吴春丽回复> 葳蕤的解读非常精彩。你说的第一句改成“农历七月十五”,可能过于直白了一点,微创作,好像要有点想象才好。
  • 2015/10/24 17:55:24
  • TA评论了作品《“楼道口”同题(96):三爷》 老话说的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不修饰边幅的“三爷”,整天与砂子打着交道,是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人物。但她的眼里容不得一点砂子,路见不平时拔“铲”相助,让坏人屁股开花,出尽洋相。她的壮举也得到了大家的赞誉,形象在公众心目中立马漂亮起来。证明了人心向善不变之真理,同时告诫我们:外貌不重要,心灵美才是真的美。文章虽短,妙趣横生,掩卷之余,让人深思。
  • 2015/10/22 09:02:32
  • 本评论已获得 100 邻家币明细>>
  • 江飞泉回复> 哈哈,老先生的评论也很精彩,多写多互动。
  • 2015/10/22 16:37:23
  • 吴春丽回复> 谢谢葳蕤来读来评。你的评论很精彩。向你学习!
  • 2015/10/22 09: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