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评委王国华提名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2017/8/31 11:44:52|阅读76785次|作者:秘书处

《从深圳,取出栗》 小刀

一个诗人,写本土题材的诗歌,当然要贴着地皮写。但我在阅读时,常常为某些诗人捏一把汗:他们贴得太紧,反而局促。小刀的这组诗歌,让我深深感觉到了他的跳跃和超脱。既贴着这块潮湿的土地,又有一种可以扩而大之的高妙。你试着把“铁岗水库”和“新安湖”换成其他水库和湖水,似乎也可以成立。也就是说,他在个体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共通的“美”,一种个别的独特。这组诗歌意境开阔,转圜自然,堪称佳作。


《饮酒八篇》 刘郎

就目前所读,刘郎自己愿意端出来的诗歌,都会给人以惊喜。轻灵、跳脱。用词简单,把这些简单的词组合起来,又那么可爱,值得反复把玩。关键是,他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述方式,让人一读就知道是他的诗。小小的建议是:有意识地多用些属于自己的词汇,形成自己的符号,让特点更有特点。


《这就是词语(外9首)》 憩园

憩园的诗,来自最普通的日常,但他没有被日常淹没。文字显示,他顺着日子在漂流,可时不时逆游几下,因此他的诗歌读来都有轻微的疼痛感。也许,他有大悲悯做背景吧?


《曾经爱过我的(组诗)》 李双鱼

与双鱼以前的作品比起来,这组诗颇有些变化。从纤细、轻灵、机智,到厚重、朴拙和粗壮。他开始自然而然地使用长句子,大段大段地正面描述场景。这很需要功力。写诗,把枯燥的想法隐藏在文字后面,似乎是必须的常态。事实上,能够不动声色的直抒胸臆,亦是返璞归真之一道。关键是火候能把握得好。双鱼也做到了。


《所有的房间和争吵》 唐诗

一个作家,一个电单车司机,一个流浪汉以及流浪汉收养的孩子,十几年间,生活不断发生变化,命运逐渐改变。你可以说这是按部就班,也可以说是深圳这个城市给他们带来了特殊的呵护。相比之下,他们遭遇的那些坎坷便不再让人绝望。这一个个小小的温暖映射出作者心里荡漾着的温暖。社区文学需要这样的温馨做底色。


《湾厦旧村:2万个深圳活法》 萧相风

这么长的文字,读着一点不觉得累,反而跟着作者的描述越走越远。非虚构类作品跟其他文学种类不同,除了个人的文字把握能力,还需要下笨功夫、苦功夫。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取不得巧。这就逼着作者必须真正沉下去,成为主人公中的一员。那些挑蚝工、环卫工、磨刀师傅,磨菜刀被描述得栩栩如生,跟作者的情怀关系巨大。尽管“情怀”这个词快被用烂了。


《雨水必定抵达种子根部》 魏先和

这组诗歌内容比较丰富,“一个戏水少年,不慌不忙/穿过屋檐下愁眉苦脸的人群”。其间的逻辑,还是“爱”。因为爱周围的人,爱这块土地,他要说,以描述代替表达。但他不大声疾呼,他只是浅声低语。这时候,我们似乎应该告诉他:我们听到了。


《补爷》 段作文

最喜欢这篇小说的语言。仿佛在一群文绉绉的长衫中,突然冒出一个骨骼清奇的宋小宝。叭叭叭,叭叭叭。平铺直叙,娓娓道来,让读者欲罢不能。“补爷”是一根线,串起了基层工作的状态,和基层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很多人都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的影子。


《阳光黑美人》 王先佑

读到最后,心里一酸。一个出人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的结尾,为一篇构思精巧的小说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篇小说平实、简单、干净,如同一幅纤尘不染的水彩画,一个摊贩,一个老师,一个燥热的背景,一群作为配角的其他人,演绎出一个群体的辛酸。尽管这种辛酸略有侵略性,但将其强化出来,才能引人注意,发人深省。


《初为人母》 细雨

万把字的一篇文章,时间跨度很大。从怀孕到孩子上幼儿园,几年的时间。作者在每个时间段都选取了一两个有代表性的事件,串连在一起,既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妈妈的成长史。无时不刻不散发出焦虑、期盼、担心、喜悦的气息。孩子在长大,母亲在成熟,共同面对着一个不可知的世界。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们都收获着自己的角色定位。


《孤独症》 无香

写作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无香已经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读过她的几篇小说,都能够在琐碎的细节中理出一条看似熟悉又稍显陌生的头绪,文笔极佳。落实到这篇小说中,结尾如果不是峰回路转,同样称得上优秀。而“峰回路转”使得此文戏剧性增强,自然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还是怎么写,因为作者把细节做足了,结尾无论悲喜,都显得水到渠成。


《何日再聚》 李启远

歌曲《北京北京》里面唱到:“我在这里活着,也在这儿死去;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前奏十分忧伤。李启远这篇作品,画面感很强,一个个似曾相识的面孔在眼前一一略过。我想,如果配上《北京北京》的伴奏,应该是最恰当不过了。主人公们的遭遇,是很多来深打工者的遭遇,主人公的忧伤和憧憬,更是千万人的忧伤和憧憬。这是一篇容易产生共鸣的作品。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杨点墨

两万多字,一口气读完,情节太紧凑,停不下来。商战故事多,能生动到这个地步的,不多。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打量一件事,确实是完全不同的结论。正面人物的对面,也是个迫不得已的人。世界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各有苦衷。读到结尾,竟然有点小感动。开头慢,中间不疾不徐,结尾快,很符合阅读的节奏。


《社区公敌》 张夏

如果说现实生活是一幅素描,文学则是一只墨笔,在那些浅浅的线条上多描几下,使之突出出来。这篇小说,通过组织业委会这一事件,把生活中失败的线条一一描摹出来:自大、自私、盲从、浅尝辄止、冷血、冲动……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将整个活动置于死地。描摹的意义最终还是要影响具体生活,让那些主人公从中看到自己。如果说将来的生活一天天变化,跟文学的这种强烈的介入不无关系。


《深圳苍穹下》 江飞泉

很喜欢这一组诗歌。如果说刘郎的诗歌干净、简练和清新,那么,飞泉就是另一个相对的极端:意向繁复,让人眼花缭乱;指向多样,总有一个出人意料;思维阔大,看似写人,却时时以天地为背景。比如《台风》,根本不需正面描述,简单几行诗,就把台风的冷和惨烈交代清楚了。其他几首诗歌都有这样的特点。点赞。


《开盘》 马虹玫

记得去年马虹枚写过一篇关于医院的小说,术语、场景相当专业,引起一片惊叹声。这篇《开盘》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篇小说的专业性甚至超过了故事性。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个体的拼争、随波逐流、改变,放在整个深圳几乎人人关注的房产氛围中,尤其合理和耐读。


《秘境:关于一座城市的断想笔记》 赵目珍

看重这首诗的两个特点。一是画面感。这首长诗虽较为隐晦抒情,但并没过多使用虚词,而让读者在“一大群鹭鸟在红树林边翻飞”“风铃木披挂上阵”“鸥鸟亲近”“茫茫的水上”等词汇中,把深圳落实到地面上。其二是诗歌中的情绪,不疾不徐,不焦躁,不拖沓,不激昂,不消沉。这才应该是一个城市的常态,也是深圳的远景常态。 浪涌


《沙湾关纪事》 骚风

喜欢并支持这类非虚构写作,其根本意义还在于铭记。即便只是片言只语,一些并不完整的片段,也有着同样的意义。人类的忘性很大,几年时间就能抹平伤痕,忘掉过去。沙湾关作为众多关口之一,可以管窥当时之一斑。作者点面结合,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对于很多九零后和深二代来说,这些文字尤其珍贵。


《横岭的天空》 吴春丽

第一次读春丽的诗歌,虽然很直白,但颇有韵律感,读来跳跃而有节奏,这是优秀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一首首小诗,就是一个个素描,在公交车上、街道上,市场上,处处留心,处处可以成诗。整体构成了一个年轻女工的生活画面,清新而有活力,自然天成。


《舌尖上的深圳》 郑荣

让一个人爱上一个地方,首先是爱上这里的人,其次是这里的食物。深圳人虽然也自称美食之城,其实很多各地的名吃在这里都变异了,保留着一点自己的特色,又对周围的环境做相当的妥协,恰如深圳的人,在一个尚无规则的城市里形成自己的规则。郑荣大姐这篇文章取材接地气,文字朴实,内容详尽,轻轻松松读完,心里却还时时回味着。

  • 标签
  • 评委王国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