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沐子(杨沐子)
  • 思想是觉知的替代品
TA的评论
  • 白木评论了作品《并非诗》
    沐子的语言太美了,仿佛带着很多双小手一样。它们拉着我的眼睛,让我从头一字一句认认真真的看到了结尾。像这样的句子:【眼睛们弄乱了它 ,让人忘记了已软乎乎的五指 】【从缺席者到美容院 ,臃肿的、迷蒙的眼睛是必然 】文字跳动之间,眼前闪现的都是画面。【姑且说,死亡如此靠近我们,就像无法制止,头疼欲裂,而开始,肌肉无力】如果这并非诗,那如何是诗?海青兄说的逻辑,可能是一首诗贯穿始终的一种脉络吧
  • 2015/02/24 09:29:09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白木回复> 期待你的新作哦,评论不合口味的一笑置之可以了。水至清不养鱼
  • 2015/02/24 13:21:05
  • 杨沐子回复> 回复白木:对于评论我是比较敏感的,有时会认死理,就像海清那句话,在理论上讲是不清晰的,当然我不是恶意“指责”我不喜欢说假话,阿谀奉承。谢谢来读新年快乐安康
  • 2015/02/24 11:23:55
  • 杨沐子回复> 回复白木:只是在做一些尝试,用“非诗”驳斥一下自己,关于海清那句话,我的回复没有贬义的意思,实际上我已经回答了他“我在思考中”•••
  • 2015/02/24 11:23:42
  • 方华吉评论了作品《并非诗》
    读杨沐子的《并非诗》必须多读几遍才能找到诗的感觉,这种现代派的自由诗式的先锋写法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并非诗》完全打破了中国古诗词所讲究的风、雅、颂,赋、比、兴之教理,也完全不讲什么诗词的格律平仄,乃至什么音乐美,建筑美。《并非诗》有的是诗意的汪洋,自由的天空,细节的真实,风格的变幻。读后让人感觉到了那种近乎原始的、散文式的诗的语言,以及那灵光一现的诗的意境。我以为《并非诗》还是诗,还是上好之诗!
  • 2015/02/01 15:17:29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方华吉回复> 谢谢沐子!同勉,敬祝沐子羊年喜气洋洋,万事胜意!
  • 2015/02/24 12:14:48
  • 杨沐子回复> 回复方华吉:4楼的话,也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新年快乐安康
  • 2015/02/24 07:01:26
  • 方华吉回复> 欣然接受沐子的建议!
  • 2015/02/06 18:56:16
  • 杨沐子回复> 回复红红的雨:被你“惊了”·······,谢谢来读,快乐
  • 2015/02/06 07:39:24
  • 杨沐子回复> 回复方华吉:给你一个建议不知是否恰当:改变阅读的惯性和喜好的惯性。或许就会容易接受更多的事物。快乐
  • 2015/02/06 07:37:43
  • 查看全部8条回复
  • 方海青评论了作品《并非诗》
    很不错的语言,有种干脆果决的质地,表达中也展现了思想灵动的闪光,从表达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心中一种涌动的情绪,一种对表达渴求的欲望,这是很好的写作状态,这种表达是我比较喜欢的,特别是最后一个跳脚女人,我觉得是完成的最好的,表达看似激烈,但隐忍有度,同时将一种生活的荒诞富有意味的表现了出来,不过我觉得作者在一些细微逻辑的处理上还需要考虑,这是表达是否准确的基础。
  • 2015/02/01 15:14:06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能告诉我“逻辑的准确度是什么吗”? 谢谢来读,快乐
  • 2015/02/03 16:23:26
  • 散步者的梦想评论了作品《“了”事论》
    品论挺多,都挺认真的。语言背后除了自由更多的感觉是无奈!——当然是指诗。这是好的,至少说明你还没有完全脱离这个时代;当然,这个‘脱离’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脱离!在我看来,思想持续地想象力空间是无限宽广的,它同时指向两个相反的方向,一个是包容一切,一个是负包容!这也许是实验诗的通病,。。。。。另外,剥离了作者自身的语言(不是哲学地剥离),也许很灵,但是这样的语言没有来源!(不是哲学的来源)----管见!
  • 2015/01/02 13:31:27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不好意思,才看到这个留言。虽然都已经过期。非常赞同你的“一个是包容一切,一个是负包容”观点,这里无法解说太多,问个好吧
  • 2015/02/03 16:27:33
  • 文渊阁主评论了作品《“了”事论》
    沐子应该是邻家新诗的代表,我是写旧诗的,中国新旧诗之间一直没有沟通,一直彼此独立的发展着,我知道旧诗有很多问题,要不然当初就不会押往菜市口问斩了,我也一直劝说那些老学究开展旧文学改革,但是很固执,我也感觉得到危机就在不远处,我有一个构想,就是旧诗向新诗借自由,新诗向旧诗借厚重,因为我想新诗太自由,问题也很多,最近网上传新诗出现了乌青体,我惊得目瞪口呆,如果可以的话,交个朋友,qq779265175
  • 2014/11/30 21:52:59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才看到多包涵,问个好
  • 2015/02/03 16:28:30
  • 文彧俊熙评论了作品《“了”事论》
    沐子的诗歌,真是让我汗颜了!那些司空见惯的生活常规,并不是空洞的说辞。只是你的说辞 太过于炫耀你的个性,就是你的语言上俚语用法上的一些问题。 我不敢去评论他人的作品,因为我本人才疏学浅,故无法言喻。 如果能行,就结为文友吧!
  • 2014/11/04 13:04:14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看到你的留言很高兴(恕我直言,下次把思维捋捋顺)谢谢你来读,欢迎更有力度的“大刀”直击而来,祝快乐,健康
  • 2014/11/04 21:50:25
  • 杨沐子回复> “只是你的说辞”,“你的语言上俚语用法”你还没搞懂这两句话的含义吧,我能站在他国讲堂讲课,而你不能,这就是我跟你的区别,这才是你说的“炫耀”
  • 2014/11/04 21:50:14
  • 胡野秋评论了作品《城市论》
    作者的诗句画面感极强,展开了读,仿佛又是在看画展,看一座城市里光怪陆离的被作者撕裂又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组合的种种景象……说到底,诗是一种个人化的产物,只要写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影像,于作者来说,就是好诗。
  • 2014/11/02 14:03:29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诗是一种个人化的产物,只要写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影像”是的,但是不是好诗,有时觉得不重要快乐就好。在这里看到胡老师惊喜,谢谢,敬,远握
  • 2014/11/04 21:49:45
  • 庄昌平评论了作品《“了”事论》
    就我个人来说,我不愿意把这组语言当成诗歌,更愿意看成是一种跳跃的哲言,或者寓言。作者在一种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状态下,将各种意向打乱、再排列,使其重新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本事,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诚如我在人间所言,炫技之嫌不小。当然,能炫技到这种程度,也是经过时间淬炼出来的。假以时日,棱角渐圆,收其锋芒,返璞归真,必出佳作。
  • 2014/10/21 23:14:21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你,这里有字数限制。。。。谢谢来读,安,快乐
  • 2014/10/22 10:06:17
  • 陈彻评论了作品《“了”事论》
    诗高深莫测、意义难猜,弄得我都不敢挑错别字。“饶痒痒”?“列如”?不敢说,谁知道诗人是不是故意用错的?通假字古今有之,普通错了就是错别字,高人用了就是通假,高中时吃过太多这方面的亏,不敢胡说了。
  • 2014/10/21 10:09:13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对于“挑”而言,那是个体的形态也是学问,太深奥了,我还在十字路口上······
  • 2014/10/21 15:02:15
  • 杨沐子回复> 对于这句“诗高深莫测、意义难猜,弄得我都不敢挑错别字”我的理解是:如果读一首诗,仅是猜不如不读,如果写作是为了取悦,或只是适应大众的眼球不如不写;
  • 2014/10/21 15:02:04
  • 杨沐子回复> 首先非常感谢读得这么仔细,“饶痒痒”确实是错别字,我应该去反省。“列如”就不解释了,字典里有
  • 2014/10/21 15:01:42
  • 闲云评论了作品《“了”事论》
    通读下来,很美,如果读者融了你的词风。我是读了几遍,才体会到诗中的节奏,思维跳舞:)感觉是一个十七、八岁丫头的态度,一个停在花季雨季的女孩的态度,这个年龄的叛逆延续到当下。那个时候我们谈论那些看似不着边际的话题,并慷慨地发表自已的见解。以为所有的人都不懂我,也没有必要懂我或欣赏,我就是我,虽样穿着无多少区别,而内心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大脑里挤满了各种遐想,可以非常方便的从思想的某处游到另处。
  • 2014/10/21 09:47:16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我四十多了,呵呵。看你照片,正是我羡慕的时光,谢谢,来读,安
  • 2014/10/21 15:01:04
  • 温经天评论了作品《“了”事论》
    这种架构是新颖的,也是有难度的,是建立在理性高度之上的自觉写作。也是符合思维逻辑的。却绝非一般的诗写惯性。闪了,死了,堕了,灭了,烦了,空了。即:躲避,陨灭,沉沦,侵害,苦恼,和虚无。——现代社会里困扰人类的诸多负能源自什么?源自利益和欲望的无度。诗歌就是身心的自我教育和平衡。作者用个体自觉的警惕与质疑精神抵御着嘈杂虚妄的重金属般的社会负面。
  • 2014/10/21 09:46:06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对于作者,被读懂是一种快乐和幸福,谢谢,我们快乐着也幸福着
  • 2014/10/21 15:01:16
  • 温经天评论了作品《“了”事论》
    《了事论》读来奇异,究其特征,在于每篇的架构,私以为可按:思想—世相—意象——三个步骤演绎。了事论先写自我角度对社会和人性真相的态度与慨叹;接着转入世相的解说,人物、事件的借代或陈列;最后用图形、舞蹈、字体结构等抽象简化之,交给读者一个象征化的答案标识。这个叙述的过程是从作者视角思维开始的,通过对现实的再叙述,以简约的形式轻盈收尾。——由此传达出个体的人对于整体的物质世界在争斗中的态度。
  • 2014/10/21 09:45:01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我们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也许我们正在“错位”,也许在“之前”“之后”摇摆,我正在摇摆·····温老师,多批,非常感谢!快乐!
  • 2014/10/21 15:01:29
  • 张樯评论了作品《城市论》
    在《城市论》这组诗里,杨沐子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极具实验色彩。她化身为一个女巫或者预言家穿梭于她构想的王国里,虽是自说自话,却意有所指。借着幻象和她构造的城市寓言里,她在进行精神的漫游和理性的马拉松赛跑。通过她的诗句,我们似乎想到了生存与欲望,人与人之间的疏离等等。而突然性、秩序、这些抽象、冰冷的语汇也变得可知可感,有了温度。
  • 2014/10/20 23:31:38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与其说赞,不如说希望有天能和你面对面交流,学习·····谢,握!
  • 2014/10/21 14:59:21
  • 笑笑书生评论了作品《城市论》
    抽象而诗意的“城市”,杨沐子的“城市”。这组作品就像弹弓,又像金属,充满弹力,自具硬度。黑夜,月光,避孕套,寿衣,蚊虫,囚衣……所使用的意象多是令人不怎么舒服的,藉由作者巧思,组合成一系列关于城市、关于欲望、关于艺术的观感。理性气质+感性表述,把个体与城市、内在与外在的关系塑造得丰富而又立体,具有很独特的个人风格。题外话:新诗已经踏入21世纪,中国大多数读者的审美还停留在唐诗宋词时代,真是遗憾。
  • 2014/10/20 18:27:09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回复闲云:闲云,好,多批
  • 2014/10/21 15:00:36
  • 杨沐子回复> 回复笑笑书生:“不舒服”,其实就是“不和谐”·····谢谢,来读,斟茶
  • 2014/10/21 15:00:10
  • 闲云回复> 不赞同书生最后一句,诗歌并无新旧。沐子同学的诗与李贺的诗有通感。比喻新意,只是瑰丽不足。
  • 2014/10/21 09:59:15
  • 温经天评论了作品《城市论》
    理性的认知不一定是诗,而经过智力的糅合,理性的认知具备了弹性,就成了诗。这涉及到词语的锐利,句式的造势和整体的架构。沐子这组诗歌鲜明的特点在于哲学性与生活经验的融合,在我看来不仅仅是有效的,而且文气与野趣融合十足。文气在“自辩理”中,野趣在灵睿的诗意投入间。社会性,个体性,艺术性,生活性等诸方面的自我研讨里,分明得见一颗向内挖掘向外延展的诗人本心,给读者诸多从抽象化还原至具象化的启示。
  • 2014/10/20 09:19:06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温老师,多批,欠缺的很多,还在思考中。。。谢,安
  • 2014/10/20 10:23:29
  • 杨沐子回复> 炫技?抬举我了,非常高兴你能这么直白,谢谢,远握
  • 2014/10/20 10:21:44
  • 朱正安评论了作品《城市论》
    沐子多重艺术家的身份,及游学海外的经历,让她对诗歌对绘画的解读,具有多变性多重性的认知,它是切入灵魂深处而获得的觉知。读她的诗,你首先要习惯她语言的节奏,不经意的意象转换,常常会让你有意料不到的光明与精彩。她的诗,有如立体主义绘画的感觉,在触手可及的生活物料中,多角度多维度如电影蒙太奇的手法,来描写对象物,这些经过碎裂、解析、思辨,重构的词句,完全是她个人独有的心灵体验,最终呈现出她的真诚与真实。
  • 2014/10/18 21:33:16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西风,好,其实,楼上分析的很到位。。。。我们总是个体,每个个体的表现和表达总是不同,实际上,我们也不能要求个体去大众化,对吧,祝安,谢谢来读
  • 2014/10/20 10:33:24
  • 西风回复> 本来这诗似乎还有点意思,给评委这么一评,就不好意思了。拜托,评委说些自己能明白的话好不?故弄玄虚,真没意思!
  • 2014/10/18 22:52:16
  • 杨沐子回复> 其实,不知道诗应该怎么写·······只觉得写作一种快乐。谢,安
  • 2014/10/18 22:13:47
  • 一尘评论了作品《城市论》
    这组诗很有张力,思想与精神暂且不说,关键是张力,是一种冲决精神压抑的张力,在“人类向何处去?”“上帝死了!”等现代精神迷宫里,有一种冲出去的渴望,尽管有挣扎的痛苦,有众生低俯,我却要仰望天空那一颗星的迷惘,但飞蛾扑火的勇气,却跃然纸上。
  • 2014/10/18 17:42:00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诗,就像生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就好。。。。谢,安
  • 2014/10/18 22:15:31
  • 宋憩园评论了作品《城市论》
    沐子的文字不拘泥于形式,语言个性明朗,或者说,形式和语言由着她的情绪随意组合,这使得即便有些看似“理性”的词语、“无边”的想象都具有了让读者愿意主动参与的恰到好处的罅隙。同时,她是“不安分”的、创作能力极强的诗人。 她的诗空间开阔,物料丰富,佐料丰盈,有嚼头。诗的情绪与诗人的性情相得益彰,是一种“真诚的写作”。这种气质,让她从写作群体里很自然地凸了出来,具有了较为鲜明的杨沐子的个体属性。
  • 2014/10/18 03:35:55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个性,有时也是“混蛋”,如何从“混蛋”的状态走出来还是个难题。。。。谢安
  • 2014/10/18 22:16:51
  • 廖令鹏评论了作品《城市论》
    《城市论》已经拜读多次了,这一组写得非常自由通透。杨沐子的诗具有一定的实验色彩,理解、接受均需要一定的素质,包括先锋诗、绘画、哲学及其它艺术门类的知识。不过诗,还是不要理会那么多,能读多少就读多少,能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吧。如人饮水,自知冷暖,不要强求。
  • 2014/10/16 16:25:14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不要理会那么多,能读多少就读多少,能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吧。——同感,个体永远是个体,改变不了什么。。。我们能做的只能不断地补充和充实自己。谢。安
  • 2014/10/17 19:08:29
  • 杨沐子回复> 还是不要理会那么多,能读多少就读多少,能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吧——同感,个体永远是个体,谁也改变不了什么。。。谢,安
  • 2014/10/17 18:28:54
  • 莫寒评论了作品《城市论》
    几年前,有幸读过杨沐子的作品,客观地说,读她的作品有时候有点费力。那个时候我对当代先锋诗歌语言的结构要义或者语境走向等并不熟悉(包括今天对一些后现代主义艺术向度和习惯都不是很懂),尽管如此,但这丝毫不影响诗人献给这个时代的深层次艺术体验。在我看来,她的这组《城市论》是一部典型的艺术与人性的综合体,她用一种自我救赎的体验方式,解剖了当代城市中关于生存、女性、艺术、欲望等近乎罂粟般的身心撕咬。
  • 2014/10/14 17:05:12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杨沐子回复> 理解:是接受,和自身的修养;先锋没有标准,它的本意就在于寓意,更在于克服缺失,就体现一种对不同写作路径的探索,对个人难度的冲刺。 谢读,问安
  • 2014/10/15 10:07:45
  • 杨沐子回复> 理解,是技术也是艺术,无论哪一种“术”,都是生活,但生活不是观念而是再现。
  • 2014/10/15 1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