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 那一年的中年忧愁是苏东坡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那一年的中年忧愁是纳兰性德的“功名何在,文章漫与,空叹流年。独恨归来已晚,半生辜负渔竿。”很文雅,很有古韵,这个从一个个小标题上能看出来。很认同这句话,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结,遗忘才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的那些英雄,已经获得了永生,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此生三愿:家人平安,岁月静好,健康依然。谢谢森林老师点评,也把这三愿送给森林老师!感恩
  • 奔跑,是深圳人的生活常态,何况本文主人公后面还有一个“鸡娃”的老妈。于是主人公一路狂奔,一路奋斗。文章正能量,很励志,也很“深圳”。但我们从另一角度能不能做一点反思?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慢不下来?为什么我们得一路奔跑?为什么我们对成功的定义如此单一?为什么所有的努力都投入到物质上?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越来越物质化、速度化、功利化,连亲情都成了抽打的鞭子,是幸,还是不幸?如果文中有所反思,定会增其深度。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费老师关注点评。非常好的建议,母亲那一辈也许是穷怕了,想趁孩子年轻让其努力。父母有父母的样子,别想着不老就养老,孩子有孩子的样子,别还没奋斗就想着摆烂、啃老。
  • 我们需要这样一部作品,我们需要她来提醒一下,文学面临的困难,这困难几乎要让文学湮灭掉,作者用了一点时空穿越,其实魔幻的现实常常让我们感觉穿越就在我们的当下,真实的地名与刻意编出的小说人物的名字形成了一种张力,并引发我们思考,文学之路该如何走下去?我向作者提出一个挑战,把这部小说继续写下去,给我们提出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可以带着我们一起进入思考,带着更多作者去探索,这就是有希望的未来。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老师提名!
  • 小说错别字较多,这个毛病要改,但这些错别字应该马上改后再提交。也可看出作者确实写得匆促,停不下来一样,还是要注意节奏。节奏并非一段之于另一段,而是人物的交游生活,思想感情,都须注重节奏。节奏,在作者那里,就是如何让人物和情节有一个各自休息的去处和时间。大了说,节奏是一种人生态度。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廖老师的点评让我羞愧。晚上默默重新读了一遍,改了不少错别字。您所说的节奏和段老师强调的跳跃性强及陈彻老师指出的情节偏散已经知晓。本来这篇文章的叙述内容是至少多一倍的,去年写了几章
  • 想等疫情的发展,再进一步写下去,但疫情的突然的结束打乱了阵脚,就搁置了,这也是一篇过时的小说。后半部分是在在今年8月底匆忙完成的,贴上来只想记录一段特殊时光。
  • >>查看全部4条回复
  • 小说草蛇灰线,立体多元,隐喻象征绝妙,叙事丝丝入扣,略带沙哑诙谐,句段处也都闪着光芒。背景是近年,都不容易,苦难实多,人心迷离,如何坚守?小说有三处令人叫绝,一是“那是一只断尾铅山壁虎,它用一种历劫救赎的姿态,在生命中悄无声息存活,又等待重生。”二是“形存则神存”。三是最后一句。理解此三句,即进入小说的迷宫而待出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解读,提名。
  • 爱过羽毛的男人,山河只剩下了翅膀,就像你想对太阳陷入了思考。风。我想倾听你,那个爱了一生的人,他已经长成了一棵树。以十二种虚构的泥土填词,再遥远的大地,除了时间,谁还记得飞过大地的纸飞机。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没有评论,大家都说得很好,我说也是一样,所以复制一段,让自己学习!勿怪
  • 记得我曾想写篇有关抑郁症的长篇,题目拟为《不要靠近我》。作者这篇写抑郁症的小说题目正好跟我的相反,有点意思。抑郁症严重的时候,真的是不需要别人靠近的,但是,其实抑郁症患者又是需要别人的靠近。这看似矛盾,其实也不矛盾,只有得过抑郁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吧。前几天看到新闻说郑少秋的大女儿在美国因抑郁而自杀,我的心情是非常难受的,就像前段时间微笑天使KOKO因此而自杀的消息一样,让我好久都缓不过来。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接上:抑郁症患者过得太痛苦了,真希望能有一种药可以完全治愈这种病。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关心、理解这一群体,也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很好的小说,学习了
  • 谢谢十十点评和鼓励身边有朋友抑郁症,确实很痛苦和煎熬,而且有的人不敢服药,担心药物依赖。
  • 我看有一位评委提名了,主办方说尽量不要重复提名,我就不再提名。文章写得挺独特,邻家很少有写书画的文章,或者与书画相联系的作品,这是一个可以挖掘的方向。作者的文字空灵,虽然略感散乱,但不妨以点入面,深入佛理,超越红尘,透看过往事。怀素、八大、石涛等都是得道高僧,我也很喜欢他们的艺术作品,也很喜欢他们的活法,作者将一颗平常心来观佛法,追随前缘,几近于道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廖老师的点评和鼓励,感恩!确实提供了一个写作新思路。我会继续努力!至于几近于道,已经是对我的至极夸赞了,不免心生惭愧,末学还在路上,还在修行中,还是一个行者。
  • 到我这般年纪,病痛已是常事。每当病痛时,心灰意冷,什么理想啊,事业啊,恨不得完全放弃,那种无望感与此文中的一句话颇为契合:“拿着大爷的报纸愣了半晌,留下来的这一页像这一套报纸仅存的骸骨一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读起来有种飘零感。”武捷宇这篇文章很短,写病痛,写隐秘的感受,写遭遇的人,却也起伏颠簸。难得。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再次谢谢王老师!
  • 写得很从容,也很轻松,温暖,比如最后的打赏,就是听一个感人的故事,把自己也听进去了,结果打赏了,为自己打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篇文章,我愿意用“清流”,既是流动的,也是是清彻的,可以照人——沧浪之水呀。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廖老师的提名及走心的评语,更感动的是你感受到我的创作状态,先前也有老师来建议我改的再“虚构”一些,我是很茫然无措的,的确当时是很从容的一气呵成本文的。谢谢你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