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步深圳的故事
  • 点击:53759评论:372021/08/30 07:45

序言

白驹过隙,三十三载矣。

1988年,人间四月芳菲在,我随着一群意气风发的学生,以考察之名,来到了深圳。

那年,为了写经济管理的毕业论文,当老师询问到哪里考察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到经济特区去,到南方去,到深圳去。

这是我和深圳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我漫步在东门老街、国贸大厦、深圳湾时,我怀着莫名地激动。

我仰望着160米高的国贸大厦,心怀敬仰。这就是“中华第一高楼”?这就是代表“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如幻如梦,如痴如醉。

深南大道两边,桩机隆隆,东门老街商铺,欣欣向荣。

在“深圳国际贸易中心”的铭牌前,我拍下了来深圳的第一张照片,还记得上身穿的是草绿色的“康赛”体恤,下身穿的是牛仔裤,脚穿的则是一双蓝色的旅游鞋。满脸阳光,满目欣喜。

在富丽堂皇的国贸大厦门前,我暗立誓言:不到“深圳”非好汉,深圳,我们今生还会有约。

若干年过去后,在这群学生中,只有我又来到了深圳。而且一呆又是若干年。


1

1995年5月,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再次来到了深圳。我拿着朋友手绘的路线图,找到了深圳宝安新二的一家电机厂。

经严格考试,我有幸被录取。入厂后,我开始了饭堂、工厂、宿舍三点一线的打工生活。

我不甘于打工仔的固态模式,工余我开始了我的漫步深圳。

漫步深圳的第一站,是沙井万丰村。在读经济管理专业的教材时,就知道了万丰村的共有制。这个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富起来的古村落,离公司不远。

1996年春天,我来到了名闻遐迩的万丰村。在中心路旁边,我走进了古老的潘氏宗祠,我被这不大的宗祠给迷住了。绿的是琉璃瓦,青的是古砖,宗祠内有泥塑,有壁画,让人流连忘返。

万丰村以潘姓村民为主,潘义察为万丰村开基之祖,潘楫、潘甲第父子是古村最为有名的人。万丰村原名邓家蓢,后改为万家蓢。1955年又更名为万丰,取“万家丰收”之意。

出了宗祠,走进万丰村内,只见万丰村别墅成排,家家富足,村委还在新沙路边修了一座气派的万丰电影院。最让人欣喜的是,我在一个店铺里得到了一本《万丰文讯》。这是一本由万丰村委编辑的村级杂志,里面有小说、散文、诗歌等,主编是村长潘强恩。

不经意间我漫步到了万丰公园,这是一个不大的公园,但这个小小的公园有山有水,有亭有桥,是周边打工仔、打工妹的乐土。我独自租了一条小游船,在万丰湖上荡漾着,此时杨柳吐絮,春风迎面,好不惬意。

后来,在沙井文学社的一次会上,我有幸见到了潘强恩先生,他赠给了我一本书,在书的扉页上题有“雅正”字样。


2

漫步凤凰山,是在1996年底,那年,有一个西北小姑娘闯入了我的生活。我们登上了“望海楼”的亭子间,豪情满怀。

凤求凰,在凤岩古庙前,这位小姑娘抽了一个上上签,从此,掉入了爱的“深渊”。那时的凤凰山还没有开发,古庙香火并不旺,在登顶凤凰山之后,我们来到了凤凰古村,凤凰村的古民居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

我们一起登上了村头六层高的文昌古塔,还瞻仰了文氏大宗祠,在这里,我第一次听说了凤凰村的村民是文天祥的后人。彼时,百思不得其解,文天祥的后人怎么会来到深圳呢?


3              

1997年,香港回归之年,也是我生活最为动荡的一年。那一年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一言难尽,但漫步深圳不停步。听说深圳最高楼已从国贸大厦易主为地王大厦,决定先睹为快。地王大厦位于深圳罗湖区,这年年底,我和那位西北小姑娘走到了一起,并漫步到了地王大厦。

地王大厦高384米,69层。主楼直冲云霄,在一楼往上仰望,脖子酸痛不已。乘坐子弹头的高速电梯,漫步于商业中心,里面有高档的服装、皮鞋、手表、皮包等售卖。琳琅满目,让人眼前一亮。

一楼的肯德基店座无虚席。排队良久,我们品尝到了人生的第一顿肯德基。出地王大厦,来到了离大厦前端数百米远的深南大道,蓦然回望,地王大厦犹如一艘艨艟巨舰,向未来驶来。

未来未知,我不知道我这艘旧船,是否能载上西北小媳妇走向诗和远方。


4

1998年,到了蛇口。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牌下,“拓荒牛”袁庚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但蛇口的海湾,却让我不敢恭维。第一次在深圳看海,失望不已,还没有家乡的磁湖大,且不能下水游泳。

“海上世界”,是**同志题的字。我们在九层高的“明华轮”上,极目远眺,心情激荡。

女娲补天的白色雕像,寓意深刻。女娲五色石补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在这里,让我知晓了蛇口精神。

西北小媳妇来自伏羲和女娲的故里,她则给我讲了伏羲和女娲原是兄妹,最后结为了夫妻的爱情故事。她家就住在伏羲庙边,我不得不信。


5

1999年春节,我们来到了民俗文化村,在此,我们过了一个欢乐祥和有特色的春节。西北小媳妇在这里吃到了正宗的西北凉皮和浆水面,她一脸的欢笑和回味。在锦绣中华,我们游览了全国各地的微缩景观,在敦煌前,她说她想家了。

这年,我们还到世界之窗主题公园一游。广告语:“您给我一天,我给您一个世界”,非常吸引人。我们走马观花了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印第安民居、尼亚加拉大瀑布等等,让人目不睱接。

2000年,儿子出生,值得庆贺。后搬入公司的夫妻房,一住就是三年,公司宿舍区那个有凉亭、有假山的小公园,留下了我和儿子的欢乐时光,也留下了我和妻子漫步的足迹。

告别公司的夫妻房,是2003年10月,我们搬到了沙井黄埔的城中村。在六楼的阳台上,凭栏俯瞰,我憧憬着生命中的又一页。


6

在黄埔,最让我难忘的是看大戏,那可是真正的粤剧大餐。

第一次看粤剧是在2004年春节。黄埔舞台上,沙井镇属企业凯声曲艺社粤剧团正在演出。开演的第一曲是《山乡风云》,紧接着是《文姬归汉》,压轴戏是一部老戏《醉打金枝》,当看到金枝挨打时,我大笑不已,怎一个“爽”字了得?

春节,家家户户过大年,黄埔村中热闹非凡,从大年初一开始,门前的篮球场上锣鼓喧天,舞狮队伍络绎不绝,特别是万丰舞狮队的精彩表演,让我大开眼界。一排猎猎的旌旗,一阵齐齐的锣鼓,一群勃勃的少年,在那高高的铁桩上惊险异常地表演着,时而饿狮扑食,时而高高立起,看得我心惊肉跳,看得我阵阵叫好。


7

清康熙《新安县志》记载,黄埔原名黄莆。曾姓村民为主,均是新桥曾仕贵后裔,曾仕贵后人十五世祖曾孔谦、曾孔宜为黄埔村立村之始祖。

从租房处到厂里我是要路过一段古民居的,黄埔古民居内有一座两进的明清建筑曾氏宗祠。屋檐有木雕,墙壁有壁画,古色古香。2004年的一天,突然就要拆了。

这么难得的古宗祠要拆?我感到不可思议,于是向《深圳商报》报料。一小时后,一部小车载着三个记者下来了,还有一位陈姓的摄影师,在我住的楼上拍下了建筑工人拆卸古砖古瓦的情景。次日图文见报,胆小的妻子,埋怨我多管闲事。

我也提心吊胆,但保护古物,人人有责,好在风平浪静。紧接着,《深圳商报》刊登了福永是如何保护凤凰古民居的文章。


8

深圳磨房建立于2000年6月,我2003年在磨房上注册,取名石驴子,意为湖北黄石的驴子。我最早的一次磨房活动是在2003年10月,那次活动是火山凤凰山穿越。

火山,乃沙井黄埔之名山,海拔330米,凤凰山,乃深圳西部一脉南北走向的奇山,海拔678米。

磨房的龙哥哥发贴,呼啦啦一下子就召来了20余名深圳驴友。众驴一路风尘仆仆,直奔火山脚下。身为尾驴的偶,若不是副领队的**重担在驴背,真想成为奋蹄疾行的一匹“暴驴”。“岚霭沉沉紫瑞藏,茅芦荆棘蔽青嶂”,正应了抗元斗士叶前辈描述凤凰山的一首七绝所言,欲登凤凰顶,得先过荆棘茅芦关。

爬团石,战黑蚁,无限欢歌笑语。凤求凰,情依旧,凤凰山的玉宇琼台哟,你可曾记得“龙崖凝紫朝碧海,凤岭流丹仰青天”,龙凤相约,百年好合,凤凰山的磐石为证,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试剑石、伶仃奇石、狮吼巨石,被我们的驴蹄一一踏过,进入元大德年间文天祥从孙文应麟修建的凤岩古庙。古庙区已修葺一新,还有简介。至此,我才知晓了文天祥后人在宝安的故事。

在路过凤凰古民居中,那一幢幢装修华丽的小楼别墅,村中那一阵阵鸡犬相闻之声,仿佛回到了令人无限向往的新桃花园。

“采菊东篱下,幽然现南山”,返朴自然,魂兮归来。


9

磨房有驴友发帖,欲到南澳东涌露营,问偶尚能动否?回帖廉颇未老。妻也随队第一次参加了深圳磨房的活动。2004年五一劳动节,晨八时从沙井乘中巴出发,中午时分抵达东涌。安营扎帐,15个帐蓬分两排排开,煞是缤纷耀眼,给这静静的海滩增色不少。

满眼的是阳光、银滩,大海一望无边,碧波荡漾。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大海呀,第一次在蛇口看海的失望一扫而空。偶们泳装上阵,直向清澈见底的海水游去。不觉向前游到了深水之处,偶离海滩越来越远,真想就这样轻轻地游,一直游到碧海的尽头,去追寻海之梦。

戏水结束,烧烤开始,酒足饭饱后,涛声阵阵,催人入眠,帐中胜地,又别是一番景意,我和妻共用一个帐篷,那是一个涛声依旧的夜晚。帐篷外,惊涛拍岸,卷起一道雪墙,伴随轰隆隆的涛声。

晨起,我独自沿着海滩漫步。突然一声闷响,紧接着一朵绚丽无比的花朵在天空中绽放,原来是几个花季雨季的少男少女在燃放五彩的烟花。

更有音乐响起,一首煽情的《 I can love you like that》 在似一对恋人中轻轻地回旋,篝火飘摇,乐曲阵阵,海风习习,似入人间仙境。


10

2004年金秋十月,磨房才女月发帖,相约10人从百年古道登梧桐山顶。其中有领队小灵核,召集人风的叹息,还有北岸、泥根、黑眼睛、丁香、枫林、阿尔法、走走停停想想、月和我。

梧桐山高943米,是深圳最高峰。磨房的驴友,都是一群超猛之驴,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平路不走,偏要走又险又陡的百年古道。偶和风的叹息、丁香、月等一行10人,于24日晨10点,准时集中在大望山村的邮政所门前。

百年古道在深圳磨房是一条颇有名的登山险道。磨房驴友戏称:小孩一登健康百年;情侣一登,爱续百年;老人一登,益寿百年;友人一登,情漫百年。

经艰难攀登,我们于中午12点30登顶梧桐山,之后,我们从小梧桐下山,于下午4时来到了仙湖植物园,在仙湖植物园,见到了**同志栽的高山榕。

磨房有规矩,拉磨后要交作业。我的作业是一首小诗《金秋十月登百年古道》:鹏城金秋/东方未晞/劳车虐足/直抵梧桐/溪源淙淙/虫鸟啾啾/百年古道/维莠葱葱/梧桐峥嵘/荆棘丛丛/众行其中/气盛如虹/日之杲杲/道阻跻跻/摩肩接踵/陟屺成功/鸟瞰法弘/吾心悠悠/尽览市容/吾心恢宏/满眼葱茏/吾思悠悠/崔崔梧桐/吾心情浓。

  • 1
  • 2
1/5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关键词:漫游深圳寻美深圳寻根深圳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30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王学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2
  • 魏兰芳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2
  • 梁龙基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1
  • 陈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9-01
  • 方华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夜上阑珊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郭建勋打赏10000,共计10000
  • 2021-08-31
  • 冰凌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黄元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陈友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楊剛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1
  • 红红的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0
  • 李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0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1-08-30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方兄的记性真好,一路走来,转眼就几十年了,真不容易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作文兄弟的鼓励!!
    • 王学君5进士2021/09/02 08:36:32
    • 分享到:
  • 跟着方老师的脚踪,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移换,漫步了深圳几十个打卡点。虽然大多数介绍只是蜻蜓点水,但是方老师对这片土地的情深意浓清晰可见!最让人感动的是方老师对于深圳这些有历史记忆的不动产文物的关注和爱护,几次仗义发声,终让这些历史见证得以妥善留存!作者也介绍了自己参与的深圳几个文化机构和的活动,如磨坊,打铁文艺,宝安采风团等,写景时也塑造了众多典型人物,漫步深圳,最美的风景应该是创造深圳历史的他们。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学君老师对长文的细读!妙评!你我同心,对深圳皆情浓意浓!
    • 魏兰芳1布衣2021/09/01 19:44:14
    • 分享到:
  • 方老师太有心了,二十多年的深圳记忆、成长、探寻,可贵的是不仅仅只是行走,他时刻用心去记录、分享,并尽已所能去宣传和推广深圳本土文化,难能可贵。我可能是条件所限,深圳很多地方都只是听说,今天读方老师的作品,为深圳四十年的故事感慨之余,更多为方老师他们这种对深圳这座城市的人文、环境、自然的热爱融入精神所感动,来了就是深圳人,比深圳人还要深圳人,这是最打动我的地方。谢谢方老师,下次游深圳,请您做向导吧。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兰芳一句来了都是深圳人,比深圳人还深圳人,让我泪目!!有时想作为异乡人,为何倾心深圳的山水古迹?一个字∵爱!谢谢兰芳!!
    • 梁龙基2童生2021/09/01 16:06:42
    • 分享到:
  • 跟着方老师漫步深圳。我相信,最早的深漂之一,到了现在,深圳早已成为方老师的第二故乡。对于深圳的景,深圳的物,深圳的文化古迹,都有方老师自己独特的见解。方老师前两天跟我说,他写了一篇漫步深圳的文章,是对自己在深圳多年的总结性文章,如今我看了之后,觉得真的很有总结性,在写个人的发展和生活之余,写到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深化改革开放时期的变迁,时代的变迁总是让人感觉沉重的,也只能体现方老师对深圳最深沉的爱。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诚谢龙基兄弟用心独到的点评!真没想到龙基兄弟也在邻家潜水。感谢神奇的邻家!
    • 陈彻4举人2021/09/01 13:36:44
    • 分享到:
  • 每年都很爱看方华吉写的文章,因为他总能让我看到一个跟我的视野里完全不同的深圳,就这篇,你说的这些地方我全没去过、不知道。深圳好像一直存在在两个不同的维度里,一个是现代化的大城市,一个是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古野乡村,这是极其有趣的,考古的人一直能考到新鲜的古,而关注现代化的那部分的人则总能看到它锐利向上攀升的力量。世界观不同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值得我们更热爱生活。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非常感谢首届大奖得主陈彻老师与众不同的点评!!正如她的《在深圳》这部长篇小说写的是奋斗者的深圳,我写的是漫步者的深圳,题材迥异,但殊途同归,我们爱深圳爱生活!陈彻老师的《在深圳》正在拜读,郑重推荐先!
  • 这是一篇非常值得收藏的文章,看完之后我为自己而感到汗颜,来深圳十几年,我对深圳的了解泛泛,作为曾经在深圳做过业务员的我,走过许多的大街小巷,而今对走过的地方依然印象不深,出行全靠导航,不曾留意过古建筑,不曾探寻过古村落,不曾触摸不曾感受,不曾了解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佩服方老师对深圳的热爱,他用满腔的热情满腔的激情,如数家珍般的讲述深圳的古村落、古建筑、古井,用他的行动尝试保护了被破坏的古建筑,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值得敬佩!通过方老师的这篇文章,使我对沙井老街、古建筑,还有那些历史人文产生了兴趣,希望方老师能给我做一回向导,去感受深圳的人文之美,去触摸去了解古建筑文化,去听听背后的故事。
  • 诚谢施霞美女谬赞!为美女做向导,必须的!!
    • 冰凌2童生2021/08/31 16:46:45
    • 分享到:
  • 深圳的魔幻之处,在于她的日新月异,想记录并不容易。当更多人同时将镜头对准地标时,是否有更微观的人与事需要表达?当我们在书写深南大道的豪气时,是否还记得打工仔的眼泪?深圳的很多景点,既是财富的象征,也是门票的化身。这一切,并不是说不能书写,告别走马观花,深入花蕾,才能闻到花香。但作者无疑又是勇者,将深圳这么多景点串起来,需要时间和自由,更需要勇气。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冰凌老师快人快语,身为打工人的我,多谢老师美评!
    • 黄元罗5进士2021/08/31 13:54:49
    • 分享到:
  • 这篇“城市漫步”,在空间上,涉及沙井万丰村、凤凰山、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梧桐山等30多处景点;在时间上,从1995年开始,至今已积累了二十余年。跟随着作者的笔触,我们欣赏到深圳最美的城市风光,我们敬佩作者对古建筑,以及传统文化的爱惜、维护与尊重。如果说不足的话,个人感觉,从第23处景点开始,作者的“漫步”更像“匆匆奔跑”,导致读者对剩下的十余处景点的了解仅仅游离于表层。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黄老师的精美点评及打赏!!
    • 陈友涛2童生2021/08/31 10:37:50
    • 分享到:
  • 作者以时间为序,漫步深圳的山海街巷,书写深圳的人文地理。1988年,作者在实习考察时立下“不到深圳非好汉”的誓言,并于1995年开始践行着深圳梦。安身立命之后 继尔爱情来撞怀,一切都是美好的向往与期待。爱上一座城,总需要一些特定的理由。从最初的“国贸印象”到一座山,一条河,一片海,一个祠堂,一场文学活动,一次磨坊经历,作者不断地遐想,用文字记流年。漫步深圳的故事,承载着逝去的青春,如今回味无穷。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陈兄点评如行云流水,痛快!谢谢了!!
    • 楊剛3秀才2021/08/30 22:55:59
    • 分享到:
  • 读了方老师三十三年的深圳漫步故事,看似散,其实是非常有序的,以时间先后为序,移步换景,一步一个脚印地写,贯穿其间的是对深圳的情,对深圳各个景点的喜爱,尤其是对古村古建筑护爱有加,几次挺身而出,拨打报料电话,让古建筑得以关注和保存,文章信息量很大,读者不妨把它作为一份深圳文化旅游的导图来参考。这可是方老师三十三年的体验经历啊。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杨老师的妙评!!
    • 方华吉4举人2021/08/30 19:51:16
    • 分享到:
  • 感谢两位黄老师的打赏,感谢风居住的街道的打赏!写此长文,用时颇久。因年代跨越长,平时又喜欢走走写写,所以,漫步深圳的故事很多,为简要计,只能从中精选,且全用的是短文。来深圳26载,我从一个工厂、宿舍、饭堂三点一线的普通务工人员,成长为一个写深圳、爱深圳的“深圳主义者”,这中间的确有很多缘故。但我以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深圳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巨变,以及重视人文生态建设使然。祝福深圳,愿深圳的明天更美好!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邻居华吉方哥这些年来客踏遍了深圳的山山水水,采摘了岁月的雨露斜阳。工作之余、茶余饭后,喜欢看山玩水后又把它们写成游记,我读过不少。本文展示着作者浏览的深圳的景点不少,让初来深圳的邻家社区文友随着这些文字一饱深圳的山水风采,全文写的景点有历史、有重大事件、有深圳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轰轰烈烈一系变化。如果在文中的故事更详细,全文应该会更丰满。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首先评了一条,竟然没发布成功
  • 诚谢李红美眉的妙评。读长文不易,致谢邻居妹妹的两次点评!
    • 李玉5进士2021/08/30 09:56:44
    • 分享到:
  • 如数家珍般地讲述了自己来深圳几十年的经历。也记录了这些年,自己亲历,或者是自己目睹的深圳变化。佩服作者深挖了“深圳老井”,走遍了深圳的大街小巷,挖掘出如此多的故事,时间地点,清晰可见,这是记忆中的珠宝,更是作为后来人,了解深圳的一手资料。信息量很大,看完这篇文章,可以了解深圳的多方面变迁。但其中有些篇章,如果展开来写,让文章血肉更多一些,会更好看。愿作者在以后的日子生活更好,深圳更好。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玉哥哥的精妙评论,受之有愧!其实我也想过展开来写,但怕破坏文章整体架构,还是先留白吧。再次谢过。
  • 如果没猜错,作者应该有记日记的习惯。来深圳26年,漫步到深圳的各个地方。赏美景,掘历史,品美食,陶情操。“不到深圳非好汉”。作为一个"三点一线”的打工仔,居在城中村,漫步深圳,见证了深圳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作者记录有20万字与深圳有关的文章,非常佩服你的创作精神。在深圳收获爱情、成家立业,养儿育女,还居有定所,收获满满。期待你早日驻进福城街道,继续书写深圳乃至龙华区的美好景色。也预祝你能获得大奖.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荣姐一大早的美赞!感谢!
    • 邓利民1布衣2022/11/03 13:39:23
    • 分享到:
  • 一幅行走的活画卷,方老师用细致的文笔娓娓道来,一如这么多年来我在深圳的印象,深刻难忘!👍 👍 👍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方华吉4举人2021/08/31 23:05:12
    • 分享到:
  • 诚谢郭建勋老师和霞囡美女的慷慨打赏!!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深圳编年史哇,好多记忆涌来。和晓霞的感觉一样,截取“磨房”这个深圳最有代表性的深圳主义大书特书或许更抓人。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深圳小树的点赞!看来邻家有不少磨房的驴友,待之后抽空整理一下,写写深圳磨房。
    • 段福平2童生2021/08/31 09:35:12
    • 分享到:
  • 细细品读作者这篇文章,被他的深圳之旅而感动,确实点说,也是具有深漂代表性的文章,作者特别过细的提到沙井、万丰所见所闻,与他在沙井生活中的记忆,我的血压表在飙升,原来我在沙井只是过客,没有过多驻足,没有欣赏宗祠,突然产生敬畏之心,深圳是异乡,也是故乡。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段兄的点评!对,深圳是异乡也是故乡!
    • 暁霞囡4举人2021/08/30 09:21:09
    • 分享到:
  • 这题材不错。建议可以结合磨房的建立、发展经历,再写得详细些,串起更多的人与事。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多谢霞囡美女的点赞。您的意见非常之好,已记在心中。
  • 最近来访
  • 4举人
  • 3星
  • 3钻
  • 特立知行,志明冰心!!
  • 特立知行,志明冰心!!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57
  • 0
  • 34
  • 1094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