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 点击:13131评论:162023/09/20 12:17

说说那个长得像贾平凹的男人

——读段作文散文集《人间烟火》有感


有人说段作文长得有点像贾平凹,我粗略一看,是点像,可仔细再看,也仅形似而已。老贾是大家,喜欢他作品的读者不计其数,老段呢,据说粉丝也有三位数了,且多为中年女性,当然也包括我。

善写之人,必有异秉,但人的长相与才华并无直接关系,许多长得帅的作家也挺有才华的。老段活到老贾现在这岁数,估计会更丑,因为在他49岁那年,原本有些突出的门牙突然断了两颗。问他为什么不补起来?他说一把年纪,难得费事,然后就笑笑。这一笑,看起来就更丑了。老贾应该有七十多岁了,他的《贾平凹散文精选》在当当网排第3名,但老段的《人间烟火》无论是当当网还是京东网,截至目前,评论数均为“0”,估计卖出去的还不到十本。据我所知,这半年来,他通过朋友圈吆喝已卖出500本左右的签名本了,看上去还不错,这也印证了他确实有不少中年女粉丝。他这本书适合中年妇女读,当然,据说也有那么几个中年男人也读得泪汪汪的。  

无论名气还是才气,老段确实不及老贾,为《人间烟火》写评论和读后感的人应该有十来个了,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题目了,在此将二位相提并论,不太合适,却又找不出更合适的点入题,只好作罢。

贾平凹的作品我读过不少,确实写得好,也得到了海量读者认可。老段的《人间烟火》或者别的小说作品,说到底仍只是小范围甚至仅局限于他的微信朋友圈传播,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老段这部散文集的厚爱。我从头到尾读了三遍,还特地买来不少书籍参考,多次在网上查阅资料,以印证他在文章里所描写的事情是否失真,帮助我弄明白这人世间为什么只有他写出了这样作品。后来我仔细想了想,这离不开一个关键词:死亡。《人间烟火》里,有他因为贫穷离世的亲人,也有[h1] 其他遭遇不幸死去的人,而更多的,是活着的打工人在拼命挣扎。这些活着的人难以融入陌生环境,无法回到故乡,孤独的灵魂四处游荡,甚至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进入《人间烟火》,我们就进入了一个多愁善感的中年男人的内心世界。

说老段是“打工作家”估计他自己也会认可,努力了三十多年,终于在今年通过网上申报的公平方式,顺利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据我所知,老段公开发表的散文不多,远未达到加入中国作协的要求,他应该是以“小说创作为主”加入作协的。一个仅仅通过发表小说就能加入中国作协的基层作者,我觉得是一件令朋友们兴奋的事。所以,这世界还是有它公平的一面,一个认真对待文学的人,还是有被认可的一天。

加入中国作协这事儿,曾经有许多争议,以后估计还会有,暂且不表,继续说回他的《人间烟火》。这十来万文字,真实呈现了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打工人的前半生,也是属于老段个人的生活史和心灵史。毫无不夸张地说,我在《人间烟火》里读到了浓缩半个世纪的中国底层社会史,掩卷之余,想得最多的就是这些打工人的命运。当然,并非所有的打工人生活都很窘迫,也有过得不错的打工作家。刘旭在《底层文学的苦难与现代之维》中谈到:“到底是什么样的成功,让第一批打工作家有了如此大的变化?”这让我想起“打工皇后”安子,一个普通打工妹,通过写作、经营企业变成了风云人物。我之所以拿她来比较,是因为她与老段年龄差不多,命运却截然不同。从现代经济逻辑来看,安子在当时确实是成功了,也印证了她在作品中的承诺:只要努力,就能成功。

关于这个时代,关于打工和文学,段作文曾在中篇小说《台风吹过砂沥街》创作谈中是这么表述的:“面对这个时代,你可能觉得很好,也可能觉得不那么好,就看你处于何种角度站在哪个‘高度’去看去想去感受。这些年,我所遭遇的人事,大都是来自底层的呻吟与妥协,偶有抗争,也多以失败收场。这些时代的弃儿,包括我自己,既有客观因素,也有自身因素。”他说那是他第一次在《作品》发表东西,一发就是个中篇,高费还那么高,确实令人惊喜。他觉得这是一个物质与精神倒置的社会,在历史巨轮的碾压下,为那些弱小的生灵,为自己,写出痛感,写出性情,写出真诚,就是他值得也应该去做的。

我曾在他的散文《南约之夜》中读到过这样一段文字:“我是1992年高考落榜的,先去福州待了一年半,后回老家待了半年,实在待不住才去了广州打建筑。在广州,我几乎天天都想去深圳进厂。工地上累,老板克扣工钱,发工资又不准时,一年到头难见一个姑娘。我初中校友老唐也是这么想的。这家伙1993跟我在福建一起干过活,也搞过文学,写诗。我呢,写乱七八糟的小文章。他没读高中,去福建前来过深圳。他做梦都想进制衣厂,后来又去了福建石狮,仍未找到合适的,就跟我一起上山打石头。再后来听说我在广州他又过来了,在工地东跑西跑,仅能糊口。当然,我跟他也差不多。1995年8月的一天,我和老唐决定去深圳。老唐说,先在龙岗南约住下来,慢慢找厂,南约村在山里,老乡多,有很多老房子和坟地,查暂停证容易跑,没钱了可以躺坟地里掏地瓜吃,饿不死人。”这篇不足三千字的小散文,讲述了他初到深圳时的经历与感受,非常感人,我觉得可以收入深圳发展史,他却未选入《人间烟火》。我问为啥?他说搞忘了,不记得写过这么一篇文章了,因为只是在网上帖过,没公开发表过。

老段写了三十多年,看上去发表了不少作品,他到底还有多少作品未在纸媒公开发表?我们不得而知。他从1995年到深圳进厂,只干一个行业:皮表带,一直干到2015年。期间,他还在2005年跟郭海鸿、郭建勋一起在杂志社干过半年。2015年,因为写作能力强,他以派遣工的身份去了某街道办写公文。安子不断宣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我觉得也有些道理,从某个角度讲,老段似乎也是一个打工人的神话,因为在深圳,还有不少热爱写作且具有相当实力的人仍然过着不太安稳的生活。但这些年里,尽管他很努力,生活却不富裕,在深圳,他依然居无定所,他从1992年就开始外出打工,他的社保至今只买了8年,如果他想晚年有个安稳生活,至少还得干个十年八年。

好在他目前的生活算是安顿下来了,老家的亲人也全住进县城了,他现在最大的困扰,估计就是一年难得见到仍生活在四川的亲人几面,包括他的妻子和孩子。

我大体归纳了一下,《人间烟火》由十九篇叙事散文和一篇抒情散文组成,创造了五个叙事空间和一个抒情空间。五个叙事空间分别以怀念、情感、故乡、打工生活和市民生活为主要书写对象,抒情空间则写了告别梦想的主题。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经发表便受到了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其文体属性存在争议。作家韩少功认为这是一篇优秀的小说,而史铁生本人坚持认为是一篇散文。《人间烟火》里某些篇章可能也有人会觉得是小说,我觉得他与史铁生一样,不过是打通了散文原有的模式、风格,突破了我们对散文的已有认知,融入了多种文体元素,形成了陌生化的效果。从这一点讲,老段的行文风格有老贾的质朴,创作方法上面也具有史铁生的特点。能把二位名家学得这么通透,我觉得是老段更值得我们珍爱的另一面。在老段不少散文作品里,其结构形式都是网状的,纵横交错,经纬相织,这种庞杂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考验着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完成了一部出色的生活史,一部壮阔的家族史,一部触及人心的心灵史。这部具有“三史”特征的散文集,就像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那样,一幕幕演绎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人间悲喜与冷暖。

我不是专业评论家,我的生活经历与老段存在较大不同。在《人间烟火》里,除了死亡,还有一个突出意象:母亲很丑。关于母亲的形象,我觉得她是外在丑,内在美,就如清代美学家刘熙载在《艺概 •书概》中说的那样:“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怪石外在的皴裂、凸凹棱角分明透眼,却能体现出丑石内在的奇美、不寻常的审美价值。很多人说老贾的字丑,却能卖大价钱,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再比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摩多,外貌奇丑无比,但他却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灵。老段不断用“素描”的语言“临摹”着母亲的真实形象,将陌生化手法塑造母亲心灵美和他对母亲的挚爱之情用到了极致。假如不把母亲真实的面貌“临摹”出来,我觉得是不敬,也难以表现母亲的大美。

写作内心有爱,文字方可飞扬。在打算结束这篇文章时,我想起了马尔克斯在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中的一句话:“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如果散文写作是燃烧自己,那么我想说的是,老段的生活并未因燃烧而停止或消失,他带着城市生活之外的历史和记忆进入城市,在身体和精神上均已完成从乡土到城市的“脱嵌”,他想要拥抱的新世界已在不经意中款款走来。或许吧,他太诚实了,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忽略了,或者说隐藏了,他无法拥有与他的生活史相匹配的力量,那种能促进他的文字产生化学作用创造出更动人的诗篇的力量。他依然寂静地呆在某个角落里,偶尔在朋友圈吆喝一声,仍显得那么羞涩。

  • 1
  • 2
  • 关键词:读书随笔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0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时知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1
  • biaoran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1
  • 欣欣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1
  • 春风妙语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1
  • 昆阳森林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1
  • 东子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1
  • 十十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09-21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时知1布衣2023/09/21 12:42:26
    • 分享到:
  • 一个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到底要凭借什么?我是在作者的文章中初识段作文先生的,所以知他缺了门牙、名气不高,勤于动笔,写作有老贾、老史的风格。但我点进来,却因标题,我对那个男人感到好奇,只因他能对标老贾。这是老段的处境,也是当下所有籍籍无名者的处境,我们被认识、被记住,似乎并不因我们是我们。老段的挣扎体现在他的文字里,那我们呢,如何自处?感谢作者的随笔而作,让我认识了老段,但认识自己,仍旧前路漫漫。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biaoran2023/09/21 15:46:13
    • 分享到:
  • 感谢关注!
    • biaoran2童生2023/09/21 11:30:53
    • 分享到:
  • “。。。。。。在老段不少散文作品里,其结构形式都是网状的,纵横交错,经纬相织,这种庞杂的内容和复杂的结构考验着他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他经受住了这种考验,用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完成了一部出色的生活史,一部壮阔的家族史,一部触及人心的心灵史。这部具有“三史”特征的散文集,就像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那样,一幕幕演绎着半个世纪以来的人间悲喜与冷暖。” ——这也是我最想说的话。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欣欣3秀才2023/09/21 10:35:18
    • 分享到:
  • 生活中麻木的群体比比皆是,人生的轨迹是一成不变的进行,现在不管做什么事都很难,物价在涨油价在涨房价在涨,唯独我们的工资没有涨,所以有的人为了生活颠沛流离,身在底层的穷人,因为认知能力有限,即便取得了一点成就也很难保持长久,缺少成功的经验,只是靠自己不断的摸索、试错,在遇见困难时,下意识就凭着自己主观意识而做决定,光成长起来就已经筋疲力尽了,即便如此也只能靠打工赚死工资。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biaoran2023/09/21 10:54:31
    • 分享到:
  • 感谢关注!
  • 我的老家乡作文托了父母的福,取了个会作文的名。老段这个“打工作家”,努力了三十多年,终于在今年通过网上申报的公平方式,顺利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书,入伙,真是喜事连连。记得有一年他获得草根文学奖第一名,当点到他的名字时,他还在刷手机,好多人还不认识他,只见他穿了短牛仔裤,一双拖鞋。他的文章我基本上在公众号读过。老段主打一个勤字,会写敢写勤写。是文友们学习的榜样。而少红的点评很到位。贾平凹,有些像。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有次在全至创新园参加活动,说要帮他照相,让他笑笑,他说,不能笑,笑起不好看。是呢,有粒牙落了还没补。现在老乡获了无数的奖,并没有沾沾自喜,处处都 在为社区的孩子们和文友着想,帮助他们进步。为老段点赞。
    • biaoran2023/09/20 21:34:33
    • 分享到:
  • 感谢关注!
    • 十十4举人2023/09/20 15:26:14
    • 分享到:
  • 看到题目,我咧嘴笑了,确实,作文跟贾平娃有几分的相似。作文一直默默地在写作的道路上努力着,经常在各大刊发表作品,荣获不少文学奖项,其中包括睦邻文学大奖。作文今年也如愿出了本书,仅靠朋友圈便卖出了五百多本,实属牛叉!作文近期加入了中国作协,真是喜上加喜。作文的两个女儿乖巧懂事,媳妇贤惠勤劳,今年又在老家喜侨新居。可以说,今年是作文的丰收年,作为认识多年的朋友,愿他继续好好写作继续硕果累累!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biaoran2023/09/20 21:35:17
    • 分享到:
  • 感谢关注!
    • 东子2童生2023/09/20 15:14:22
    • 分享到:
  • 前段时间看了余华的采访说:“现在如果有人再来告诉你,你要努力工作,你要有上进心,你就会得到很好的回报,类似这样的鸡汤,那个已经不是事实了,时代已经变了,在我年轻的时候,说实话只要努力工作,只要始终保持上进心,基本上大部分人是能得到回报的,现在不是那么回事了。”的确,没钱没人脉,现在当代社会底层人员出路很难,跨越阶层更难。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biaoran2023/09/20 21:35:50
    • 分享到:
  • 感谢关注!
  • 段作文曾在中篇小说《台风吹过砂沥街》创作谈中是这么表述的:“面对这个时代,你可能觉得很好,也可能觉得不那么好,就看你处于何种角度站在哪个‘高度’去看去想去感受。这些年,我所遭遇的人事,大都是来自底层的呻吟与妥协,偶有抗争,也多以失败收场。这些时代的弃儿,包括我自己,既有客观因素,也有自身因素。”这才是当下大多数人的状况。很真实,很客观。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biaoran2023/09/20 21:36:23
    • 分享到:
  • 感谢关注!
    • biaoran2童生2023/09/21 11:27:49
    • 分享到:
  • “。。。。。。继续说回他的《人间烟火》。这十来万文字,真实呈现了生于上世纪70年代中国农村打工人的前半生,也是属于老段个人的生活史和心灵史。毫无不夸张地说,我在《人间烟火》里读到了浓缩半个世纪的中国底层社会史,掩卷之余,想得最多的就是这些打工人的命运。 ——这是我最想说的。”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biaoran2童生2023/09/20 21:41:30
    • 分享到:
  • 今天发错了,本来不是参赛的文章,只能将错就错了。自知“业务”还不过关。意外受到这么多位的鼓励和支持,再次感谢!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2星
  • 2钻
  • 新手上路,请多关照。
  • 新手上路,请多关照。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
  • 0
  • 4
  • 102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