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木棉湾的日子
  • 点击:236007评论:1402013/06/20 12:36
  • 首届“雪丽阿姨奖”
摘要:与妓为邻、和小姐面对面、偷窥、反目、遇到女神。木棉湾的日子,回不去的曾经

一 租房


六月的毒日头火辣辣地烘烤着深圳,大地像一块是被烤得干巴脆的大烧饼,没有一点水分,似乎一跺脚就会裂开。都市林立的高楼下,我们拖着拉杆箱的影子仿佛也被烤焦。这个陌生的城市用高温来考验着两个闯入者的耐心,一点也不考虑两个打工仔千万里远道而来的艰辛。


大傻用手抹去额头上的汗珠,用手一甩,地上溅起一串潮湿的省略号,但很快就被发烫的地面烤干。大傻哼哼唧唧说:“哎呦,俺娘哎,深圳的太阳真能晒死人哩!我记得俺们走的时候,咱家的太阳没这么毒呢?”我解释说太阳还是家里那个太阳,只不过我们走到太阳眼皮底下来了。大傻大为惊奇,抬头看看天,迷惑不解地问,“太阳还是那么大啊,我们咋就走到太阳眼皮底下来了?”


我笑笑说,叫你个大傻真是不亏,你打牌时咋就那么精呢?


大傻是我的同乡,也是我的同事,本姓曹,因为他没什么心眼,做什么事都不考虑后果,所以被大伙儿戏称为“大傻”。我们原本有四个人一起从淮河边的小城F市南下到深圳,另外两个是分别是大帅哥张涛和小帅哥赵宇。在来到深圳之初的一个星期里,我们都在梅林的总部培训,天天还朝夕相处着;等培训一结束,我们就被分别扔在深圳的各个角落。赵宇分在关内,我分到布吉,大傻被分到观澜,张涛最惨,和充军发配一般,被远远地抛到新田。据说这是总部有意这样安排的,主要原因是避免在基层形成各省各地的老乡圈子,这些圈子不利于管理。我对这样的分配只能服从,一个人拎着皮箱孤孤单单地前往布吉,半路上接到大傻的电话,说是布吉这边有人想去观澜,他知道我在布吉,就主动和那人对调,现在正在来布吉的路上。我闻讯大喜,在布吉街头焦急地等来了大傻,然后我们拿着介绍信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党,但党和组织却很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们:宿舍已经爆棚了,你们还是到外面租房住吧,关外的房租也不贵。

  • 1
  • 2
这是VIP作品,后续内容需打赏才可继续阅读!

您只需点赞10元,即享月度会员,30天内免费阅读全网作品。

  • 关键词:木棉湾打工日子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02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曾鸿翔点赞10(1000),共计1000
  • 2022-04-02
  • 廖东平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8-16
  • 牛叉叉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5-25
  • 寒月孤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1-22
  • 费新乾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1-22
  • 深圳老亨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1-22
  • 知乎者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1-22
  • Reader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1-22
  • 邻家猩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14-01-22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文章比较接地气,人物也很鲜活,不过情节处理上还是显得有点草率,文字也比较粗糙。另外内容的尺度把握不是很到位。有点过了。也许网络比这更过火的文章比比皆是,但是作为一个文学大赛,我们还是要把握好尺度,小姐、二奶、黑道这些不是不可以写,但不要写得太直白,太表象化,要用文学的形式,从人性的角度来表现。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我挺木棉湾,真实,感人,不必为了迎合比赛,真实记录是更高境界。
    • 驿马2013/07/01 20:21:37
    • 分享到:
  • 感谢费老师百忙之中辛苦点评!您说我的文字粗糙我没什么意见,因为,我写这篇文章时突然生病,中间停顿半月,后来仓促写就,难免不够凝练。至于您说的太过,太直白,太表象化,我则不敢苟同。
    • 驿马2013/07/01 20:26:47
    • 分享到:
  • 我写这篇散文完全是按照在场主义写作的要求,“去蔽,敞亮,本真。”为力求还生活本来面目,文中人物的对白没有一点修饰,完全是记忆的现场在现。
    • 驿马2013/07/01 20:28:40
    • 分享到:
  • 如果说这些太直白了,那么,陈忠实在《白鹿原》里关于白嘉轩七个老婆那段描写,以及黑娃和田小娥在郭举人家偷情的描写岂不是更加露骨,直白!
    • 驿马2013/07/01 20:32:09
    • 分享到:
  • 在场主义,就是去除那些自称为真理的谎言、去除那些制度化语言、意识形态用语、公众意见对作家心灵的遮蔽、对人类个体生存处境的遮蔽、对当下现实的“真实”与“真相”的的原初经验接触,并通过本真语言呈现出来。
    • 乐之2013/07/01 23:12:55
    • 分享到:
  • 在场主义,在地文化,不错的理念,向费老师推荐。
  • 写性写小姐也要写出美感,我也是这样认为的。太赤裸太直白了,就不好看了。如同美女,赤身裸体总是不及一袭薄纱笼罩着美。
    • 驿马2013/07/02 20:24:54
    • 分享到:
  •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我只是提起了性和小姐,并没有大肆渲染,我只不过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客观地记录下来,难道这也有错?
    • 驿马2013/07/02 20:29:04
    • 分享到:
  • 比如你家的浴室有面镜子,当你洗澡的时候,镜子会真切地映照出你的身体,你总不至于认为镜子太过清晰,而把它换成磨砂玻璃吧?同理,我的文字也是这样,直白,是为了清晰地表达!
    • 驿马2013/07/02 20:36:24
    • 分享到:
  • 而且,我写小姐和偷窥的文字只有三个章节,只占整篇文章的三分之一,我们这些草根阶层在初来深圳的日子在城中村所经历的那些磨难、压抑和苦闷才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但费先生根本没有看到这些,只看到小姐和性
    • 驿马2013/07/02 20:38:28
    • 分享到:
  • 我感觉他的点评还不及网友孤月寒星的点评全面和到位。
    • 起云2013/09/11 22:03:14
    • 分享到:
  • 我挺他.
    • 王威评委2013/07/28 06:56:41
    • 分享到:
  • 这篇作品曾引起争论,个人认为它接地气,很形象地写出了从前的木棉湾,写出了闯深圳的各色人等真实、庸常、苦中带乐、乐中有泪的漂泊生活。 当然,作者可再作修饰,去掉直白、粗俗的部分白描式文字。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驿马2013/07/28 21:09:14
    • 分享到:
  • 谢谢
    • 驿马2013/08/03 14:30:05
    • 分享到:
  • “从来任凭尘土暗,今朝始得碧纱笼。”感谢的话语不再多说了,一切尽在不言之中,问候王老师!
    • Reader2013/08/05 23:21:08
    • 分享到:
  • 我有点多事地说一句,“问候”一词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首长对战士、领导对员工,等等的哦!平级,也不宜用“问候”的哦!呵呵!
    • Reader2013/08/05 23:24:53
    • 分享到:
  • 用“问好”吧!或“向……问好”。
    • 驿马2013/08/06 20:41:53
    • 分享到:
  • 我查了一下百度词条,和仁兄说的不一样。尽管如此,我还是采取仁兄的建议,就改成“向王老师问好!”呵呵。感谢指点啊!
    • Reader2013/08/06 20:56:01
    • 分享到:
  • 不信全信百度的,百度仅供参考。我们不要见到领导就“问候”啊,要有资格才能问候别人的。
    • Reader2013/08/06 20:58:28
    • 分享到:
  • 不能全信百度,以前的语文有讲这两词的区别。
    • 起云2013/09/11 21:53:07
    • 分享到:
  • 我赞同王威的评论,很中肯.
    • 起云2013/09/11 21:54:02
    • 分享到:
  • 原来是评委,失敬,应该叫王评委.
    • 起云2013/09/11 21:54:07
    • 分享到:
  • 原来是评委,失敬,应该叫王评委.
    • 起云2013/09/11 21:54:11
    • 分享到:
  • 原来是评委,失敬,应该叫王评委.
    • 起云2013/09/11 21:54:16
    • 分享到:
  • 原来是评委,失敬,应该叫王评委.
    • 起云2013/09/11 21:54:20
    • 分享到:
  • 原来是评委,失敬,应该叫王评委.
  • 向王威评委致敬!
    • 王威评委2013/07/24 12:47:08
    • 分享到:
  • 我发现这篇文章后面有了很多评论,非常有意思。有朋友说“李敬泽说:永远不要埋怨读者”;可是邓拓在他的《燕山夜话》中说过:要少评多写。评论别人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啊,一旦轮到自己动笔写起来,才知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永远难过评。作者和读者都要达观些,对作者来说,就如母亲下了个蛋,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对读者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待续)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王威2013/07/24 12:47:52
    • 分享到:
  • 母鸡,错大了。
    • 王威2013/07/24 12:52:24
    • 分享到:
  • 我忝列评委,要在海选入围的文章中挑出10篇来,费老师又先下手为强,已把部分好作者的文章挑走了。而且我个人又不想再挑已入围决赛作者的文章,所以,我很纠结。
  • 王老师过谦了。现在海选入围的543篇,里面应该有很多不错的作品。入围决赛的作者,我也认为不宜再挑。应该覆盖尽可能多的作者,这也是为了公平起见。当然在社会嘉奖层面,可以同一作者多篇次奖励。
    • 红雨2013/08/08 11:52:49
    • 分享到:
  • 我也学习了,费老师说的也是啊,里面还有很多不错的作品啊,呵呵。
  • 有争论是很正常的。那么我也来说说我的看法。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卡尔维诺曾说过:“写作不是简单的呈现现实,而是在现实上面加一个玻璃罩。”所谓“玻璃罩”就是要通过写作对现实进行一种美学上的处理。揭丑不是目的,文学的价值还是在于感化和审美。如真要不变形地还原生活现场,文字的功能远不及影像来得直接,最在场的小说,其效果还远不及一部生活DV。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你提到“文中人物的对白没有一点修饰,完全是记忆的现场再现。”恕我直言,这是比较低级的写作手法,如电影镜头一般直接简单地呈现生活,停留在生活表层的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爬行主义”,而不是“在场主义”。
  • 另外,我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对文字好的小说有所偏爱,因为我觉得文字是写作最基本的东西,如果一篇小说连文字都不过关,在文字的处理上都很草率,虽然不敢断定就是失败的小说,但其文学价值无疑会大打折扣。
  • 在我十余年的编辑生涯中,过目稿件也算不少,和一些作者也有过深入交流,我深知一篇好作品问世的不容易。作者在其中所花费的心血非外人所能知晓。就像自己的孩子,谁不疼爱?但盲目的疼爱,就会造成溺爱。
  • 在当下的文坛,并不缺少描摹生活,停留在故事层面的作品(这与当下强调故事性的大环境也有关系),而是缺少真正有审美意味,有历史高度,写出普遍人性的厚重之作。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作家的浮躁功利与小家子气。
  • 争论到此为止。我已表达了我的看法、态度和立场。我也不想去说服谁。各自保留意见。如作者还有异议,恕我不再回应。
    • 驿马2013/07/03 21:35:03
    • 分享到:
  • 谢谢费先生能专门抽时间回复我。我不想和您争论了,但我必须重申的是:本文不是小说,是叙事散文;您以小说的目光来审视散文,显然是不够严谨和科学的。
    • 驿马2013/07/03 21:38:14
    • 分享到:
  • 虽然任何文体都是同气连枝的(杨献平语),但散文和小说还是有着质的差别的。小说讲究的是虚构,在虚构里展现美;散文则不然,基本不容许虚构,并且讲究的是现场感、画面感。
    • 驿马2013/07/03 21:42:25
    • 分享到:
  • 您说在场主义是比较低级的写作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爬行主义”,而不是“在场主义”。这简直是赤露露的侮辱了。
    • 驿马2013/07/03 21:44:39
    • 分享到:
  • 您干脆就骂我们是兽类得了。如果我对在场主义理解不够的话,您侮辱的是我本人;如果我符合在场主义写作手法的话,您侮辱的是我们这个群体。我认为这有损您的形象,作为一个大型文学刊物的主编,不该如此。
    • 驿马2013/07/03 21:46:49
    • 分享到:
  • 我想说的是,兄弟(我比你大几岁,这样称呼,您不会反感吧?)您能混到现在这样确实不容易,何必为了我一个区区草根而自毁形象呢?
    • 驿马2013/07/03 21:49:11
    • 分享到:
  • 其实,不管小说也好,散文也罢;都不过是一场文字游戏罢了,各个文体有各自的游戏规则,何必如此认真、大动肝火呢?您又何必把您的游戏规则强加于他人头上呢?
    • 驿马2013/07/03 21:50:55
    • 分享到:
  • 希望您要冷静,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最后祝好!
  • 我以前写东西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受,所以也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但是,现在试着想写一些好一点能更加打动人的东西时,我开始试着在文字上与构思上下点功夫了。
  • 好的东西,我想都是从生活中萃取出来的,而不是直接从生活中不加选择拿出来的。当然,我的说法也只是代表我的个人观点。
    • 驿马2013/07/09 23:03:56
    • 分享到:
  • 好吧,我保留意见。请菡萏参阅我发在邻家社区首页的四篇推荐文章。《在场主义散文现象论》《消失》《瑶山春深处》《混迹江湖,不如落草为寇》。
    • 驿马2013/07/09 23:07:32
    • 分享到:
  • 其中特别推荐杨献平的《混迹江湖,不如落草为寇》,其文为一个散文作家的心路历程,对散文写手来说,是一篇不易多得的对散文写手大有裨益的佳作。
  • 力挺驿马!
    • 廖东平5进士2014/08/16 15:21:16
    • 分享到:
  • 按这样看《在木棉湾的日子》都引起口水战?《麻将之道》岂不是逆天?如何体现邓一光老师说的:全民写作不是文学潮流,也不是一个文学流派,是每个个体在全民写作中得到的最大的尊重,是每个人写作的天赋权。要写“我”自己,写“我”与世界的联系,包括边缘、另类、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都要写,这才能成就全民写作的胜利,城市的胜利。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牛叉叉3秀才2014/05/25 11:04:47
    • 分享到:
  • 任何决心有所成就的人,决不在私人争执中耗费时间。争强好辩无法消除误解,只有靠宽容、协调、技巧以及同情才能获得彼此间的信任,并真正解决问题。正如卡耐基所说:“你绝对赢不了任何争论。你之所以赢不了,是因为你若输了,你固然是输了。而且你若赢了,你还是输了。”窃以为,为文也莫不如是。其实,我们都无需把自己的内心示以他人。自己内心的强大,由别人去感知即可。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邻家猩2童生2013/08/30 16:02:50
    • 分享到:
  • 作者对生活的敏感与对文学的尊重,对木棉湾的受,构成这篇文章的内涵.不过,实在可惜的是,在生活与文学之间,虽有默契但仍缺乏一种超脱.一种美妙的平衡.使文章生活大于文学.其实对于与妓为邻那篇我也有过一篇小说,嗯,小说而已,所以处理起来比你那篇大胆,自由,而且有所超脱.我想,生活的热度与文学的超脱是兄弟要努力平衡的.加油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驿马2013/08/31 10:46:26
    • 分享到:
  • 谢谢兄台。非虚构文体和小说还是有区别的。后者更能畅快淋漓地表达,在这方面,女作家塞壬处理得游刃有余,我的火候还不够。话又说回来,我还没怎么大胆就已经遭到当头喝棒,如继续大胆,恐怕会被一棒子杀。感谢鼓励
  • 你似乎忘了非虚构后面还带有文学两字.不要以非虚构来掩饰文字的干BIE.超脱不仅适用于非虚构,小说,诗歌,散文,还适用于人生.大家的争论感觉仍停留在一些概念.非虚构与日记\纪实\报告文学早已有定论
    • 驿马2013/09/02 15:48:01
    • 分享到:
  • 兄台高见。我写非虚构都是用散文的框框来定位,基本都是写实的风格,因此忽视了情节和细节的描述,看来还得在超脱两字上下工夫。感谢兄台的诲人不倦,你应该对我抱着很高期望的,否则不会如此。问好,遥握!
    • 驿马2013/09/02 15:52:23
    • 分享到:
  • “超脱两字还适用于人生”,这句话让我思虑良久,我心智驽钝,读《金刚经》始终没参出禅意,读到这句话却隐隐悟出禅机。兄台绝非等闲之辈,为何非要披着马甲,不以真面目示人呢?
    • Reader1布衣2013/08/05 23:13:16
    • 分享到:
  • 看了一下,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不是宜在艰苦中尽量向上积极一点?另外,感觉文笔欠流畅,文字还得锤炼,比如:“到处是泥头车,到处是挖掘机,到处是戴着黄色安全帽的民工”。这不是散文诗,宜改为——“到处是泥头车、挖掘机和戴着黄色安全帽的民工”,这样既因应了文体之需,又显得简洁。然否?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Reader2013/08/05 23:14:32
    • 分享到:
  • 仅举一例如上。
    • 驿马2013/08/06 20:34:28
    • 分享到:
  • 谢谢朋友不吝赐教。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不是传统散文的写作方式。起初我写的也是像仁兄所建议的那样句式,后来为了凸显现场感和画面感,才把一句话打断成三段,这样就从原先笼统的画面变成三个画面,
    • 驿马2013/08/06 20:35:46
    • 分享到:
  • 也许我的手法不够成熟,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仁兄切勿见笑。
  • “在场主义”想必也不仅仅是说“我在这儿”。为此,我特意再去看了下《我的左邻右舍》,其中也有关于二奶等问题的描述,同样是真实再现,但在处理方式上更有文学性,都是那么回事,但衍生出来的思考却不一样。一者读来畅快,一者令人深思,这也就是为什么文学要高于现实。有讨论是好事,证明有人关心与关注,褒奖与批评都表现出读者对作者的关心,仁者见仁,悉心接受与一笑置之取决作者。希望能有更多探讨,而不会发展为“骂战”。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没有一场激辩,成就不了一场赛事。没有文学批评,何来社区文学?迄今为止,深圳社区文学大赛参赛作品过1000篇,作品点评近10000条,开放式点评互动成为一大特色。有评论,就有争论。有争论,因为有立场、有误会。对文,不对人,不作意气之争,争出个文学理论、文坛佳话来。《在木棉湾的日子》引出的“在场主义”与“爬行主义”的辩论,意义深远,要往上引导,不要向下沉沦。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好吧,借老亨的提议,我再说几点。一、不管这篇作品的题材是小说还是作者所说的散文,都无碍于我的批评,因为我的批评指向是其文字情节和写作手法。与题材无涉。
  • 三、我从未针对个人,对文不对人,所有批评都从文本出发。也从未抨击在场主义,只是觉得作者的写作离在场主义要求的去蔽、敞亮、本真相去甚远,画虎反类犬,用爬行主义形容更适合,如此而已。
    • 驿马2013/07/04 13:35:38
    • 分享到:
  • 不好意思,老亨,我本意不是向下沉沦的。我的确误解了费先生的“爬行主义”。作者的神经都是敏感的,我看到爬行主义自然联想起“爬行动物”,我认为是费先生的臆造之词,有意打击我的。今天早上看到费先生的解释,感
    • 驿马2013/07/04 13:41:20
    • 分享到:
  • 感觉有点惭愧,特别是费先生一直有礼有节,让我汗颜。准备中午回郑重地向费先生道歉的(天地良心)。但没想到他居然歪曲我对散文和小说界限的划分,并讽刺我幼稚,费先生,我说过不能有纪实性的小说,虚构性的散文么
    • 驿马2013/07/04 13:45:06
    • 分享到:
  • “小说讲究的是虚构,在虚构里展现美;散文则不然,基本不容许虚构,并且讲究的是现场感、画面感。”这是我的原话。费先生,摸着良心解释一下,什么时候说过不能有纪实性的小说和虚构性的散文了?
    • 驿马2013/07/04 13:50:00
    • 分享到:
  • 你如此打击别人抬高自己,感觉有意思吗?我看到了你心里的阴暗面。再者,你了解在场主义么?据我看来,你一无所知。因为当我在讨论中提出在场主义的理念时,你还一味地拿小说来说事。
    • 驿马2013/07/04 13:53:32
    • 分享到:
  • 众所周知,在场主义是散文作家周闻道先生提出的全新的散文写作理念,如果你真的了解这些就不会在我提出本文是在场主义手法时,你还一个劲地小说长小说短的,不懂不要装懂!
    • 驿马2013/07/04 14:09:00
    • 分享到:
  • 对费先生来说,小说确实是个内行,但散文您就未必精通,我还是我的观点,以小说的目光来审视散文,显然是不够严谨和科学的。
    • 驿马2013/07/04 14:15:59
    • 分享到:
  • 争论就此结束吧。让邻家社区烽烟四起,让他人看笑话,你我都有罪过。
  • 读完有种“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感觉。作者笔下人物形象鲜明,一些敏感话题也没有避讳,真实再现了刚到深圳的贫困打工者的生活。租房的困难、妓女的心声、兄弟偷窥的淫欲与日后的摩擦、奶茶妹妹的善良,这些都串成木棉湾的日子,作者也从四个人走到了一个人,从城中村走到了新社区。木棉湾的日子,那些酸甜苦辣的打拼生活,那些沧海桑田的改革变化,那些草根人物的挣扎与快乐,就这样跃然笔下。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驿马2013/06/18 23:56:59
    • 分享到:
  • 寒月孤星的点评十分精彩到位,知我者阁下也。十分感谢!
    • 吴春丽6探花2017/03/02 09:11:57
    • 分享到:
  • 每一天,进入邻家之后,都是在阅读微咖作品。今天突然想转换一下口味,想尝尝另一种风味的作品。通过打捞,找到了驿马的这篇文章。我也曾在木棉湾工作过一段时间,因此对木棉湾这个地名还是蛮有感情的。读《在木棉湾的日子》,完全是记忆的现场在现。文中人物的对白没有过多的修饰,力求还生活本来面目。接地气的作品,很形象地写出了早期来深建设者在木棉湾的漂泊生活。挣扎在都市里最底层的小人物,原始的生态更能直击人心。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廖东平5进士2014/10/08 12:19:22
    • 分享到:
  • 驿马先生非常有个性,赞赏!这篇比《岗边村散记》写得好!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邻家文友指定用酒,88莱比锡团购热线:18938068688.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王盛菲4举人2013/09/25 21:50:02
    • 分享到:
  • 这文章内容挺好的,不明白哪里不妥,怎么会争论成那样。小姐,性饥渴这些完全是深圳现实的一部分,回避只会让让深圳不完整。喜欢此文!赞一个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驿马2013/09/26 12:38:19
    • 分享到:
  • 谢谢美女支持,问好!
    • 何人3秀才2013/09/25 17:45:17
    • 分享到:
  • 很精彩。有些地方,能否改一下:子曾经曰过的,“非礼勿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驿马2013/09/26 12:41:45
    • 分享到:
  • 谢谢支持和宝贵意见。关于“子曾经曰过的,‘非礼勿视’,”这一段不是笔误,我是在故意模仿《武林外传》里吕秀才的经典台词。来衬托我的酸文人气质。问好!
    • 道长5进士2013/09/23 12:56:38
    • 分享到:
  • 恭喜驿马入决!历经艰辛,终成正果,修炼中感悟人生,写作中获得提升!恭喜!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驿马2013/09/24 11:54:40
    • 分享到:
  • 虽是迟来的祝贺,却也感觉十分温馨。谢谢宪姐,问好!
    • 道长5进士2013/09/23 12:54:31
    • 分享到:
  • 恭喜驿马入决!历经艰辛,终成正果,修炼中感悟人生,写作中获得提升!恭喜!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唐兴林4举人2013/09/19 23:09:27
    • 分享到:
  • 一篇原生态反映打工者经历的文字,一段艰辛忧伤的岁月。让人感叹,也让人沉思。无论作者笔下的难兄难弟,还是风尘女子、美丽的奶茶妹妹,他们都是挣扎在都市里最底层的小人物。有时候,文学作品无需作“艺术”加工,原始的东西更能直击人心。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驿马2013/09/21 20:54:13
    • 分享到:
  • 感谢唐兄能不带任何偏见地评论这篇作品。我看了你在别的文章里的评论,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从不人云亦云,这很不容易。“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也心虚。”作为一个文人,必须有节,这唐兄当之无愧,问好!
    • 起云1布衣2013/09/11 21:52:23
    • 分享到:
  • 我来评评这篇争议的文章.不是有评委拿它跟<岗>来比么.我认为这篇好很多.实话一开始看,我很不适应,有点粗俗了.可是有些男的私下,男人之间是说话比较粗的.主要是潦倒,潦倒的时候说话,行为都是.文章中心比较连贯,作者的文字功底不错.特别是后面会使得我看完,恩,深圳不断在进步,变化,文明.里面还是有很多希望的.让我忘记了它里面讲过的粗了.至于什么美感,我认为还好吧.作者是以那个身份出现的.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驿马2013/09/14 14:42:16
    • 分享到:
  • 谢谢朋友。
上一页12下一页 第
  • 最近来访
  • 驿马
  • (我名即我号)
  • 4举人
  • 3星
  • 2钻
  • 只会扯,不会写,原谅则个。
  • 只会扯,不会写,原谅则个。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8
  • 0
  • 24
  • 1096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