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桥诗人
  • 点击:13710评论:72023/08/21 16:24

每个人其实在人生的天桥上写命运之诗。——题记

1、天桥卖诗

在罗湖的老城区,人行天桥随处可见。它们拱卫起了道路两旁的生活,从外形上看,就是一座人造彩虹。水库新村天桥上有几株硕大无比的古树,目测起码有上百年。树叶密密麻麻,遮住了更古旧的水库新村牌坊。刚刷新油漆,空气里飘浮着沥青的味道,呛得他打了个喷嚏。附近是几处商业住宅和出租屋村落,很多人藏身其间,不知名姓。

待众人注意到天桥上的曹诗人时,已是傍晚时分。深圳初秋,天气微凉,街面洒过阵雨,地面有些雨痕未干,人群因此移动得很快。曹诗人旁边坐着几位摆摊的各色男女。左边一对母女,卖凉粉和豆腐花。三块钱一份,曹诗人吃过,很地道,吃过还想再吃一碗。妈妈四十岁上下,有一头浓密卷发,眼睛大而有神,穿一件灰色长衫,下着牛仔裤。女儿刚上初中,蓝色校服,眉眼神态长得很像妈妈。有客人来时,妈妈负责盛凉粉或豆花,她则帮助加糖和打包。如果妈妈忙不过来,她也会帮助收钱。如果客人不多,她就会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蹲着放在木板钉成的三角支架上写。妈妈摸摸女儿的头,一边张望着来往的行人。

右边是卖袜子和镜子等小饰品的中老年妇女,从面容看不出实际年纪。她嗓门很大,总是笑着招揽生意。顾客们问的多,买的少,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她的热情。诗人跟她聊过,她儿女都上了大学,丈夫因病卧床多年,家里老小全指望着她。

对面是卖糍粑的小女孩,也是三块钱一份。糍粑全装在了不锈钢桶里,开了几个圆孔,只要有人来买,她便飞快地从桶孔里将做好的糍粑钻出来,在芝麻里顺势一滚,再用木制小勺子添些蜂蜜,盖上盖子,严丝合缝,就算好了。她有些怕生,声音怯怯的,像蚊子咬一般。可是样子清秀,像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她动作麻利,干起活来一点儿也不像生手。

小女孩旁边就是卖影碟的,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没有谁会去买影碟来看,除非是一些国外经典名片,还是有人问津的,但是他显然高估了这附近人的欣赏水准。因此他做了没几天就转向了卖水果,红的绿的,什么当季卖什么。这样一来,天桥上就成了他们五个人的天下了,且生意互不冲突,一派和谐。

曹诗人是个怪人,他看诗也写诗。他认为那些分行的句子并不能给生活带来任何改观,所以出了两本诗集之后就宣布退出诗坛。他愿意和妻子过些幸福而简单的小日子。早些年做过策划,还开了一间广告公司,经营得还可以,在老家买了一套房子。可后来发生了一些变故,使他穷困潦倒,甚至比杜甫当年还惨。

曹诗人喜欢写通俗易懂的诗句,尤其是白居易那种。有人认为是口水诗,其实想写好很难。全民写诗的年代,易写难工。没有那么多诗人,大多数人还在门外徘徊。当然诗人自己也没找到门路,这是他自己的说法,尽管没人愿意相信。

曹诗人在看一本闲书,左翻右翻,一行字也没入眼,倒像是书反过来在读他似的;他眯缝着眼,留意到附近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和一个幼儿园。每天天桥上来往最多的就是学生和接送他们的家长,再就是上班族。晨起锻炼的老人也有,但是几率较低。城市里早起的人比较少,不像在农村。天刚亮就起来做农活。夜猫子多,而且深夜还是如同白昼。

“你想写信吗?”他低声问一位过路的中年男子,他“啊”的一声,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什么?”

“你想写信吗?”诗人又重复了一遍。

这下男人听清楚了,他疑惑地摇摇头,走了,背后甩出一句:“有病!”

诗人笑了,现在有了手机,什么不能写,谁还用毛笔规规矩矩地写信呢?除非是练毛笔字的学生,因为他们有这个需求。

今天看来又是空手而归,准备收摊时,来了一位七旬的老先生,他一上来就问诗人,听说你能写一手好字?

见生意来了,曹诗人脸上马上放光。“当然,当然。有什么要求您尽管提!”

“我想给儿子写一封信,催他年底快点回家,我想他回来看我。”

“好,这就动笔。”

曹诗人铺开了纸笔,只见他一眨眼功夫,就写了一封楷体小字。末尾签名留给老人。老人边看边念,眉头舒展开来。

“我很满意,多少钱?”老人签完名字道。

“五十元。”诗人说。

“这字这价钱,不贵。”老人爽快地给了钱。

给钱的当儿,周围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起先那些准备等笑话的人,窥见曹诗人写的毛笔字,就住了声。

行家都知道楷书和行书难写,曹诗人是行楷皆通的大家。他小时临的是素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和柳公权,“二王”作品也没少下功夫,当然似我者死,曹诗人写字有灵气,很快便自成一体,写得严谨又圆润。曹诗人开玩笑说:“我写的字嘛,一言以蔽之就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旁人不以为然,但看过他书法的行家,却以为是方家之论。

越来越多的人询问,曹诗人摊前的生意一下子红火起来,他有些手忙脚乱,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那对母女不无羡慕地说:“你兴许要发达了。”曹诗人“嗯”了一声,又连忙摆手摇头。眼见桌子上的成品越堆越多,快到一摞时,他直起身子说,好了,都拿走吧。

等客人心满意足拿走,全部走完,曹诗人仔细数了数手中的钞票,估摸够这个月伙食费了。这时他用余光打量一番,才发觉身边几个卖小玩艺的都已收工回家。

日暮已深,人去桥空,曹诗人也不想再碰运气,他把东西包扎好,放入手拖车,然后慢悠悠地拉着生意家当走下桥来,首要的是解决温饱问题。他也不知道今天该吃些什么?或许吃顿好的,犒劳一下今天的战绩。一盘炒粉、一只鸡腿外加一瓶啤酒是必须的。

曹诗人随身带着一个小广播,成天价地放着不合时宜的奇闻逸事,别人听得早就耳朵起茧了,唯有他乐此不疲,引以为荣。这不收工时分,居然在广播里听到放着这样一段话:

灵魂高贵。写诗是富人的专利?恐怕不能这么说。唐诗宋词元曲,哪个时代都有哪个时代的文学,我写故我在。如今写诗的比看诗的还多。本来就是诗歌大国,没什么可说的。不说明诗歌很大众吗?干嘛要小众化呢?诗人大都很落魄,解决不了自身的问题,容易钻死胡同。为什么作家、散文家、小说家都带个家,而诗人就没有呢?大抵诗人是浪漫的,不愿为家所累。逃避现实无用,只能躲在自我虚设的城堡里,做一只与世无争的蜗牛。

曹诗人顶爱古诗,手法也飘逸如风,很多书信就是通过他来拟写再寄送的。自从有了QQ、博客、微博和微信,天涯咫尺,即发即至,如今写书信倒成了稀罕之事。

2、孩子王

一群孩子认识他,小孩有外地的,更多是附近的,中小学生也多。他仿佛有一股天然的亲和力。孩子们都很喜欢他,跟他玩闹。送早餐的,给钱的,不一而足。有个爱哭的小女孩天天笨笨地掏出小手绢给他扇风,吐舌头,红色的蝴蝶结呼呼欲飞。那种美好温暖的早晨,他好似回到了少年时代,拥有一段美妙的初恋,拥有一个贤良的妻子,生了一个漂亮聪慧的女儿。这种感受如此愉悦,完全不顾车来人往。在他看来,那些车流都是多余的木偶般的摆设。

他的世界里只有一个小小的位置,就是那座天桥,天桥两旁的绿树,树底下的花草,以及花草纷繁的公园。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不速之客,无端打扰他的美梦,或给他一些善良的施舍,或一些暧昧的规劝。他懂得那些措词的含义。他的心芬芳过,如今已然枯萎。开过玫瑰,也有夜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稻草人。大风天,暴雨天,他看《骆驼祥子》。跟自己有点像,人家是在做苦力,自己是精神上的苦力,一样得不到自由。

正当他入神的功夫,有个胖孩子趁他不注意偷走他一百元钱,等他反应过来,怎么追都追不上。

曹诗人也有个孩子,如果长到现在,应该跟偷钱的小孩差不多大。如果是自己的孩子,肯定会好好教育他,不会让他偷人钱,一定要上最好的教育,考上好大学,将来出人头地,做人上人。

曹诗人只是想想罢了,实际上连做梦的资格都没有。

第一个孩子来到世上时,他并不知道自己做了父亲,可女子却跟别人跑了;跑的时候家里什么都没留下,好像她从未在他的世界里出现过,他又成了彻头彻尾的穷光蛋。

很快地,曹诗人就打听到了这个胖孩子的底细。这个胖孩子,据说是当地的孩子王,成天在新村的出租房里乱窜,大人兴许忙,也没功夫管教他,任由他自由粗放生长。

曹诗人摸摸口袋,好在还有些钱,事到如今,也只能怪自己倒霉了。

这样过了几天,曹诗人都快忘记了这件事情。直到有一天,一位秃顶的中年男人上天桥问曹诗人,有没有看见一个胖孩子?他有好些天没回家了,家里急得不行!

对不起,前些天倒见过,不过呢他好像偷了我的钱。

啊,该死的小坏蛋,回去一定狠狠教训他。不好意思,是多少钱?

一百,不过算了吧。希望他早些回家。

给你钱。我得赶紧把臭小子找到。秃顶男人扔下一百元匆匆往桥下跑。

曹诗人看着中年男人钻入了牌坊的出租屋群落不见了。

他突然担心起胖孩子来。

天黑得很快,树边多了摆烧烤的摊挡。一个是夫妻弄的炒粉炒饭炒面,一个是纯烧烤,有鸡腿、鸡翅、鸡肾、白菜、豆腐、香蕉等等,地沟油和面油混合出来的香气飘荡起来,充斥着晚归人们的嗅觉。吃夜宵的人不少,不过多是打工族。太早出来,城管会来巡逻,白天他们也有自己的活干。所以他们都是半夜才跑出来悄悄做生意,贴补家用。

曹诗人也曾晚归,懒得回家做饭,就去帮衬他们生意。说实话,味道真不错,明知道是地沟油还是如此喜欢,不是富人偶尔吃那么一两次,即使对胃是种折腾,诗人也觉得是种享受。

不过这样的次数不会太多,诗人的生意并不如夜宵生意稳定,近来他的收入锐减,也不知什么缘故,兴许是流年不利,得罪了什么人吧?想想诗人又不甘心如此落魄。

思来想去,除此之外别无身长之技。诗人长叹了一口气。

对于小摊小贩,即使是业余帮补家用,也许是感同身受,曹诗人也觉得他们很了不起,至少是自食其力。这些小本生意,赚的是辛苦钱,却积少成多,不少早年闯荡深圳的人,由此捞了第一桶金,慢慢坐大,成就了一段似乎无法复制的传奇。

曹诗人也巴望着有那么一天,打开电视台,突然就上了富豪榜单,他做梦都会笑醒。

3、遗落之梦

天桥周边有几座楼盘,属于中心区,寸土寸金。年底了,有几栋楼层紧锣密鼓赶着工期,眼见就快封底了。楼盘名字很洋气,叫中央花园。曹诗人想这辈子住中央花园是没机会了,在天桥公园睡一晚倒是常有之事。

天桥附近还有几座小型公园。这是曹诗人喜欢她的理由,有空去那里坐坐;尽头便是绿色长廊,墙上镶了一些运动项目,如跳水、足球、击剑、游泳等等,每个项目下面都有一段文字介绍,再过去就是名人名言。绿道起点还有一双巨大的脚印,标志着提倡的健步善行。

  • 1
  • 2
1/4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 关键词:天桥诗人流浪旅途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12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文夕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7
  • 文夕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10-07
  • 陈彻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3-10-07
  • 陈彻打赏5000,共计5000
  • 2023-10-07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文夕评委2023/10/07 13:00:16
    • 分享到:
  • 坚持自己的生活真的不容易,如曹诗人也要改变了,现实的强大是没有办法了。不过,我从来不认同没有尽头的奋斗和奋不顾命的竞争。在我的认知了里,如果摆脱了贫穷,解决了温饱,人就要活得从容一点,淡泊一点,不能用拼搏贯穿生命的长河。从容才能优雅,优雅才能有美感,美才是值得追求的美好生活。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评委老师点评。坚持很难,每个人都不容易。
    • 陈彻评委2023/10/07 10:53:30
    • 分享到:
  • 这是一篇独特的小说,它提出的问题是:“人可不可以与众不同地活着”。从前在全民奋斗的年代,不奋斗毋宁死的精神贯彻在深圳每个人灵魂中,至今这种精神的惯性仍然在起着作用,但可能,很可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奋斗的收益没以前那么大了,但人生只有这么短,我们该怎么继续走下去?曹诗人是如此认真而平静地生活,但在大多数人眼中他就是废柴,这是他的错还是我们的问题?啊,我怎么才发现这篇好小说,手里的票已经投完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评委老师的青睐。如果不是你,估计这篇小说就沉下去了。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宣传。没想到您读得如此细致,真的,无论如何,非常感谢。
    • 文夕评委2023/10/07 13:26:27
    • 分享到:
  • 再读这个小说让我想起日本48部系列电影《寅次郎的故事》,道尽心酸人间美好的记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评委老师,这个电影倒没看过,有空去学习。
    • 文夕评委2023/10/07 13:01:55
    • 分享到:
  • 美才是值得追求的美好生活。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是的,追求美好的生活。
  • 最近来访
  • 3秀才
  • 3星
  • 2钻
  • 80后,广东梅州人,文学创作中级,有小说、散文、诗歌发表,著有散文集《奔跑的月光》,小说集《忧伤的芒果》等,现居深圳。
  • 80后,广东梅州人,文学创作中级,有小说、散文、诗歌发表,著有散文集《奔跑的月光》,小说集《忧伤的芒果》等,现居深圳。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4
  • 0
  • 27
  • 594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