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风吹过粑叶山
  • 点击:25061评论:12023/02/13 12:49

天空飘起蒙蒙细雨,我站在天台上眺望,远处的阳台山,隐入朦胧的雨雾中,露出三五条黛青色山脊。我信手涂画出几个字:山,远山,粑叶山。我心头猛的一颤,如烟的往事,穿透记忆的薄纱,在脑际逐帧播放。雨丝似乎飘进遮阳棚,落入眼内,落到心底,落进久远的过往。

童真岁月无处寻

我在粑叶山出生,那是一道远离村寨的山梁。站在屋前的禾场边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仿佛静止的波涛,一忽儿黛青,一忽儿浅蓝,层层叠叠漫向远方,雪峰山最高峰苏宝顶,在天边的雾岚中若隐若现。

夏末的晌午,我牵着两岁多的瑶瑶,寻遍屋边的田坎,近处的菜地,稍远的山坡,半篷粑叶都没有找到。

我说:“粑叶山,怎么不长粑叶?”

瑶瑶说:“姐姐,我要呷粑粑。”

我也想吃粑粑——过年的糍粑,清明时的斋粑,端午节的粽粑,七月半的粉粑,寒食节的舍粑,哪样不比拌了苕米的糙米饭好吃?可是不年不节的,哪里来的粑粑?

我去水圳边摘来几片广叶,到地头挖了几坨黄泥,把黄泥铺在井边,洒上水,揉成圆圆的团,塞进几朵野花当馅料,捏成扁圆的泥饼,一个一个卷上广叶,摆在青石板上。我笑着喊瑶瑶:“妹妹,快过来,我包好粑粑了。”

瑶瑶瘪了瘪嘴,哭了。我知道她饿了,我也饿了。我们都还小,划不燃火柴,煮不熟饭菜。但我能踮着脚尖揭开餐架上的鼎锅,从锅底扣出硬梆梆的锅巴。姊妹俩一人拿一块,坐在堂屋门前的踏脚石上,吸溜着鼻涕啃着吃。

阳光一如既往的明媚,知了不知疲倦地嘶鸣着,空气中满是稻穗的清香。瑶瑶趴在我身上,慢慢进入梦乡,倦意爬上我的眼皮,我们依偎在一起,靠着门槛睡着了。

不知何时起风了,山上传来“呼啦啦……呼啦啦……”的巨响,树木、竹林从山的这边,斜向山的那边。不一会儿,又从山的那边,斜向山的这边。屋顶的瓦片哗啦作响,我和瑶瑶都惊醒了,她直往我怀里爬,我俩缩在门槛后面,不敢发出一丝声响。我们卧房前面那两棵白杨树,被大风摇得哗哗作响,树杆却纹丝不动。白杨树是爷爷栽下的,长得又高又直,树杆比猪栏里肥猪的腰身还粗壮,我俩的小脑袋仰得老高老高,后脑勺快贴到后背了,才看得到如盖的树冠,树叶极阔极大,足有瑶瑶的小脸那么大。我后来走出粑叶山,走向乡里、县里、市里……似乎再也没见过那种树,或者,再也没见过那么高大的树。

风逐渐停了下来,飓风没有带来一滴雨,乌云散去后,阳光依旧炙热难耐。白杨树的枝丫间,传来几声小喜鹊清脆的啼叫声。瑶瑶扬着小嗓子唤道:“燕雀子,你们下来玩不咯?”

我们燕、雀不分,小喜鹊似乎不太高兴,只顾争相叫着。不一会儿,飞来一只大喜鹊,它钻进阔叶间,小喜鹊叫得更欢了。

瑶瑶有些失落,清脆的声音低沉下来:“燕雀子妈妈回来了,妈妈怎么还没回来?”

我轻轻拍了拍瑶瑶的后背:“妹妹莫害怕,姐姐陪你玩。”

阳光从晃动的枝叶间洒落,地面映出无数细碎的、璀璨的金色光圈,在地面精灵般跳跃,我蹦起来,去踩那些亮闪闪的光圈,却怎么都踩不中。瑶瑶似乎忘记了想妈妈,跟在我身后,一起欢快地跑着,跳着,踩着。小喜鹊息了声,我们也跑累了。

我牵着瑶瑶的小手,来到粮仓后面,坐在干硬的泥地上,一人拿根小树枝挖“太子”,那是一种多足的圆肚皮小虫。我挖到一只,飞快地捉在手上,它的小足挠得我手心痒痒的,却并不咬人。它们喜欢在又细又软的干泥堆筑巢,巢穴呈倒锥形漩涡状,精致又好看,沿着漩涡挖下去,一挖一个准。我们把“太子”挖出来,放在树叶上排成队列,比谁挖的多,比谁的个头大。我们还不太会识数,太子又四处逃窜,多数爬进软土下面去了,每次比赛都有始无终,我们却百玩不厌。

这年秋天,父亲在一里开外修了一幢小木屋,举家搬离了粑叶山。新居座落在一个山坳内,没有高大的白杨树,没有熟悉的小燕子,粮仓后也没有“太子”的踪迹。我们有了更热衷的游戏——躲猫猫,房子的配套很简陋,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找藏身之所:米桶后、衣柜里、床铺下、蚊帐后面……无论藏在何处,都能被对方找到。

第二年夏天,瑶瑶得了一场怪病。约半年后,一个滴水成冰的隆冬的夜晚,她从我身边消失了。我寻遍家里每一个角落,找遍粑叶山每一个旮沓,再也没有寻到她。我坐在门槛上埋头哭泣:“瑶瑶,你什么时候回家呀?我们再也不玩躲猫猫了。”

我的童年,随着瑶瑶的离去,似乎也消逝了。

松针结晶枝枝甜

那是一个极冷的夜晚,寒风拍打着木格窗棂,窗外黝黑一片,没有一丝月光。瑶瑶平躺在火塘边的长凳上,小小的身子一动也不动,双眼和小嘴微微张着。母亲抱着我坐在火塘另一侧,哭哑了嗓子。

祖父母举着火把,从粑叶山赶来。祖母泪如雨下,她轻抚着瑶瑶的小脸,哽咽道:“苦命的妹子,只怪婻婻太穷,没给你买过什么好吃的,对不住你咧。极乐世界比人间快活,你安心去吧。”瑶瑶慢慢闭上眼睛,合拢了嘴唇。

这是我经历的第一个寒彻心扉的夜晚,全家老少肝肠欲断的夜晚。

瑶瑶离去之前,我一直以为如母亲所言,因为我们姊妹俩是女孩,祖母并不爱我们。

祖母出身书香门第,她出嫁时极风光。祖父骑着高头大马,祖母坐着大红花轿,长长的送亲队伍,在山道上蜿蜒。祖父母在大宅院渡过了短暂的幸福时光,父亲出生后没多久,家里发生了变故,祖父被迫背井离乡。祖母才二十出头,正值豆蔻年华,她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和高祖父、高祖母搬离宅院,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祖母,凭着常人难以想像的毅力,独自赡养老人,抚育幼儿,撑起那个风雨飘摇的家。不少乡邻劝她:“你家男人万一回不来了呢?你还傻傻等着他。不如再寻个好人家嫁了,何必在这儿受苦受累?”奶奶婉言拒绝了。

我父亲七岁那年,祖父终于回来了。祖母的苦难,却没有结束。祖父不谙农事,不能很好地承担家庭重任,随着压力的增大,他的性情大变,动辄对祖母大打出手。二叔出生后,祖父在粑叶山相中一块宅基地,建起一幢四扇三间木屋。最初只建好整体框架,此后许多年,全家省吃俭用,依次给每个房间装上木板墙壁。在那个极度贫穷的年代,祖父母和早早辍学的父亲节衣缩食,倾尽全力供叔叔和姑姑上学,他们不负众望,先后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

我是祖父母的第一个孙辈。祖母去县城探望姑姑时,时常会带上我。从家里到坐班车的大马路,要走好几里陡峭的山路,我趴在祖母瘦弱的背上满怀雀跃,小嘴叽叽喳喳问个不停,全然不顾她的声音慢慢沙哑无力。到达姑姑宿舍时,我们早已饿得饥肠辘辘。祖母从随身挎着的布袋内,掏出新酿的甜酒、几个土鸡蛋,她生火烧水,把鸡蛋敲进陶瓷茶缸打散,加入几勺甜酒,再冲入沸水,做了一大缸甜酒酿鸡蛋,我捧着小碗吃得肚子溜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祖母做的甜酒酿鸡蛋,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

姑姑出嫁前,祖母带我去百公里之外的姑父家“看地方”。从市区到姑父家,没有直达的班车,下车后还要走一段路,祖母的背又成了我的“流动摇篮”。大山外的世界新奇又可怕,我黏着祖母不肯下地,也不肯接近任何人。正值盛夏,汗水浸透祖母的对襟褂子,无论姑姑和姑父怎么哄我,我始终趴在祖母身上,不肯离开半步,姑姑气得恨不得揍我一顿,祖母把我护在怀里:“莫吓着孩子,她认生呢。”姑父去路边小摊买来一个西瓜,姑姑先递给祖母一块,她却往我嘴里塞,我扬着满是瓜汁的小脸乐开了花:“婻婻,西瓜真甜!”

我对祖母的记忆,几乎都带着甘甜,这些美好的点滴,究竟太短暂。我八岁那年,祖母病倒了。那个冬天特别冷,或许我年少时的冬天,都比现在冷许多。元宵节过后,似乎下了一场小雪,全家人守在粑叶山的老屋里,陪护已经不能自理的祖母。祖母略显不安,她抬了抬瘦弱的手,费力地说:“去忙自己的事吧,别都被我拖累。”

屋里实在太乏味,我经常领上两岁出头的弟弟、堂妹、表妹,去老屋后面的田野里玩耍。一天上午,我看到不远处几棵松树上,缀满米粒大小的白色结晶。我好奇地跑过去,站在树下张望,一股浓郁的甜香味扑面而来,我忍不住捋下几颗,小心翼翼地塞进嘴里,那满含松香的、津甜的小颗粒,在我舌尖慢慢融化。我又惊又喜,折下几大束缀满松糖的松枝,堆在背风的石崖下面,和弟妹们坐在草地上大快朵颐。甜甜的香味在松林间氲氤,我们的欢笑声在粑叶山上空飞扬。

年幼无知的我,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中,沉浸在意外收获的美食中,丝毫感受不到家中弥漫的悲伤气息。甚至记不起祖母离世时,我有没有特别悲伤。

此后几十年,我再没见过结糖的松树。我慈祥的祖母,和洁白的松糖,永久地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谁念西风独自凉

记不清是哪个夏天,或是祖母离世两年后罢?我在粑叶山老屋阁楼上玩耍时,发现了一本泛黄的小册子,我翻开内页,上面的毛笔小楷工整娟秀,充满灵气,都是笔画繁杂的字,很不好辨识。我来到楼下,找到祖父,扬起册子问他:“爷爷,这个本子好奇怪呀,上面的字我都不认识。谁写的呀?”祖父接过去看了看,神情瞬间凝重了,许久没有吭声。少顷,他叹了口气,轻声对我说:“你婻婻写的,怎么在阁楼上?”祖父摸了摸我的头,转身走进卧房,半晌没有出来。

我悄悄走过去,趴在门口偷偷看祖父,他正小心地把小册子放进书桌抽屉。祖父的卧房在厨房后面,后门紧靠后山,室内光线不是很好,家什很简单。床上、桌上、柜子上,这儿一本,那边一堆,摆着不少书。我挪不动脚步了,这么多的书呀!真好啊。

我的祖父很爱看书,后辈们受他影响,都染上这个“陋习”。家里经常发生“窃书”事件,常是借回的图书还没看完,就不见了踪影。有一次,我斗胆向祖父抗议:“爷爷!您又拿了我的书么?我还没看完呢!”

祖父把双手背在身后,故意吹胡子瞪眼:“你先把书包里的书读懂,再看闲书也不迟。”

望着祖父卧房那些书,我内心激动不已,恨不得拿几本回家。祖父高大魁梧,不怒自威,我踌躇了许久,始终不敢进去。

我到底还是抵不住诱惑,趁祖父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溜进房间,挑出自己喜欢的书,塞进衣服里面,飞快地逃出来,囫囵吞枣般读完,再悄悄送回去。祖父的书很杂,有杂志、小说、故事会等等,我来者不拒。偏远的山村女孩,能接触到这么多课外书,应该是比较罕见的。我小学六年级那年,一篇作文在《全国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上发表了,大家都对我刮目相看,我自然很高兴,父亲更是喜不自禁。唯独祖父说:“人家讲你聪明,不代表你真的聪明。一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不会有大出息。”我哪里懂得祖父的良苦用心,懊恼地在心底说:真扫兴!

  • 1
  • 2
1/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 关键词:流水逝年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2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520周冠打赏47000,共计47000
  • 2023-02-20
  • Inna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3-02-15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Inna3秀才2023/02/15 09:46:59
    • 分享到:
  • 小时候,总盼着长大。长大了,又开始怀念小时候。人啊,真傻。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2童生
  • 3星
  • 3钻
  • 酷爱写作、努力拼搏的湘妹子。
  • 酷爱写作、努力拼搏的湘妹子。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15
  • 0
  • 13
  • 287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