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
  • 点击:36859评论:252022/08/31 12:42
  • 2022年深圳市“睦邻文学奖”十佳

引子

2017年秋季开学第一天,我市下了一场时长最短、力度最强、雨量最丰的大雨。


第一章  

程大侠升四年级开学头一晚,阮灵芝吩咐他早点上床。假期作息颠倒,她担心孩子早晨起不来。大侠洗完澡,似乎上床看了会书,几乎没听到他翻身,应该是睡着了。阮灵芝掩着房门,静听片刻,隔门缝望了望。孩子彻底睡熟,她这才推开门进去。

阮灵芝随手拿起儿子的床头书,马上就四年级了,还在痴迷绘本。这本不一样,字多,图少,比绘本厚。哦,全英文版的《小王子》。封面是浓烈的蓝,很别致。黄头发的小王子立在正中,温柔注视着自己。

“又是磨着爸爸给买的吧。”英语老师出身的丈夫,高估了儿子的英文水平。

程铮还没回。开学前,是他最忙的时候,当然,也是阮灵芝最忙的时候。单位活儿再多,阮灵芝也得在八点前赶回家。儿子的吃喝学习等一应日常事务,在这个小家庭里,阮灵芝是第一主理人。

虽然二胎政策放开了,但阮灵芝丝毫没有动过念头。丈夫程铮在这一点上与她保持了难得的一致。她有个懂事的儿子,她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这份工作暂时还谈不上厌倦。三口人组成的家庭,因各自的忙碌而保持着独属于小家庭的秩序感。

没到正式开学日,小区里到处可见三五成群穿校服的学生。下午路过文具店,花花绿绿的塑料书皮堆至门外,一群小学生叽叽喳喳围住挑选。一堆白色间浅灰蓝的校服中,儿子大侠黑黑的圆脑袋特别显眼,阮灵芝一眼就能认出来。

开学头一天,到校领完书本,大侠没去妈妈办公室等她下班,而是约了和同学柯仔一起。他们背着新发的书本教材,穿过小区商业街,逛到文具店,挑选文具用品。刚开学,阮灵芝忙得不可开交,没空再把儿子拎到跟前,亦步亦趋紧跟。四年级了,放手试试,让他自主,在一定程度上的,比如放学自己先回家。再说大侠通常和柯仔一起,而柯仔身旁总是跟着他家的老人,足够安全。

每个学期的开学,爸爸当然、肯定、必然是不在家里的。大侠早已一贯、主动、熟门熟路地忽略了爸爸在哪儿这回事。爸爸妈妈都不在家,大侠也不着急,他将课本、书皮、贴纸、笔,一一摆好,分门别类整理。

独自在家待上几个小时,大侠觉得没什么。柯仔可不一样。爸爸妈妈常年在国外的柯仔,家里既有爷爷奶奶,也有外公外婆,四个老人对柯仔进行360°无死角服务。有人抢着给柯仔做饭,有人抢着给他喂饭。“笑死人了,四年级还要人喂饭。”小伙伴们都笑。柯仔也配合着让自己长得又瘦又小还黑,这就让老人们的照顾显得更有必要。柯仔羡慕大侠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而大侠也羡慕柯仔没有爸爸妈妈的管束更自由。


第二章

阮灵芝忙完手头事,一路紧赶慢赶回家,别的倒不担心,她惦记大侠趁她不在,偷喝可乐。这孩子哪儿哪儿都好,就是喜欢特别喝可乐,不让他喝,他就偷喝。放学路上偷买,不光自己喝,还很大方,请同学一起喝。有几次,被阮灵芝撞个正着,大侠扔掉可乐前不忘抓紧啜饮,滋溜滋溜猛吸上几口,阮灵芝是可气又可笑还不能发作。

回到家,阮灵芝四处逡巡。床底,花盆,阳台,书架以前藏过空瓶的几处地方,挨着搜寻一遍,没有发现空瓶踪影。这就好这就好,阮灵芝放下心来。大侠在厅里,正全力以赴包书皮写名字,整理学习用品。侧脸嘟出来圆鼓鼓的一坨肉肉,是童年过渡少年一点残留的婴儿肥。是啊,过了今年,他就被视为少年而不再是儿童了。阮灵芝本想数落儿子放学不打招呼就跑,看着他严肃又认真的样子,终将一点怨气,化作怜爱与柔情,她目含柔光,不再多言,轻轻挨着儿子坐了下来。

“答应妈妈,别再躲着喝可乐了,妈妈承诺,以后每个月可以喝一次。”妈妈的提议,自然得到大侠欣快的接受。他抬起脸,对妈妈笑笑,浓黑的长睫毛忽闪忽闪,投下一排可爱的扇形阴影。

阮灵芝的学校紧挨着小区,出校门步行不到百米,就是小区的大广场,广场的一头延伸出去挨着一汪夺人眼球的人工湖。湖水隔开了小区主干道和别墅区。进入小区大门后,要先穿过商业街才能进入各个组团。各苑落自成一体,穿行的路线也曲里拐弯的。常有初来乍到者一边惊诧于“居然有湖,”也几乎就在同时迷了路。

开发商将小区外围辟出一圈做成商业街,这部分区域无需门禁卡便可随意进入。饮食店,服装店,零食摊点,玩具文具店,开得挤挤挨挨。再有车辆进出,人来人往,热闹是热闹了,却是学生回家路上的隐患。教育局三令五申校园安全问题,学校哪敢轻视,严格要求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上下学必须由监护人接送。规定被打印成文,令学生带回,家长签字画押。教育局的规定,各校执行便可,让家长签字画押这道手续,却是大侠妈妈阮灵芝亲自布置和安排的。

“学生安全无小事”,这是阮灵芝一贯的坚持和主张。

越觉得安全的地方,越容易麻痹大意。作为学校管理者——之一分子的阮灵芝,数学老师出身的阮灵芝,德育处主任阮灵芝,绝不会松懈。她的丈夫程铮,喜欢揪住这一点笑她小题大做。有什么好紧张的,社区学校,低头不见抬头见全是熟人,出校门抬脚就到家,紧张兮兮,谁还能把娃拐跑,你们女人……后面的话,程铮咽下去没接着说。

几时开始,“你们女人”,成了程铮跟阮灵芝说话的开场固定句式。大概是从程铮升任校长后,这句开场白便频繁出现。“你们女人”包含了太多意味。明确表达着程铮的某些潜意识——仿佛自己的妻子,辛辛苦苦追来的老婆,一所公立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带事业编制的知识女性阮灵芝,突然在丈夫成为校长后,变成毫无主见地位地下的旧式女子,失去社会竞争力,成了没有判断力和话语权的——“你们女人”。

由资深英语教研组长竞聘成为校长,而且是一所名校的分校区,扬眉吐气的程铮自信爆顶。上可关山揽月,俯仰间天下事尽在掌握。他一挥手,抓学校建设,又一挥手,覆盖家庭治理,自觉两手都很硬。或许,程铮将老婆当作自我的分身,不认为与她存在精神上的隔阂,观点上的分歧,以及理念上的龃龉。他和她,也就不需要任何形式上所需要的界限。中年男人如果某天突然犯傻,一定是由他们社会地位突然的大起大落所致,他们自鸣得意却又浑然不知。

阮灵芝所在的九年制学校规模不大不小。这些年来的成绩却始终差强人意。最早的时候,是因为师资力量。教师编制指标稀缺,导致招不到优秀老师,而且也很怪,优秀人才来了以后总也留不住。后面走马灯似的换校长,每任来了都干不长。一来二去就成了恶性循环。在邻居眼里,这个学校不但耽误了自家孩子成长,还是小区房价迟迟不能大涨的最大绊脚石。

程铮不止一次动员阮灵芝调动,只要她准备好材料,关系人脉他负责打通。调到好学校,名望地位收入,想不要都难,最重要的,环境不一样了。偏偏这阮灵芝一根筋,守着这个社区边上的学校,被人讥讽的村级学校,能有多大出息。每年中考升学率,那个数字多可怜啊。左邻右舍又很喜欢找阮灵芝打听,多少人考上四大,多少人上了八大十六大。得到的答案总是换回他们不加掩饰的鄙夷眼神。之后再有人打听,阮灵芝一概装傻推脱不知。

邻居们当然要议论,没把阮灵芝当外人拉她一块议论,数落学校如何的不思进取浪费资源。看看旁边的新学校,才办了三两年,那升学率,说来说去还是师资强校长牛逼。邻居们从最早的恨铁不成钢,到现在毫无顾忌地当面嘲讽,无视阮灵芝感受。阮灵芝自己,也没有任何辩解的欲望。因为从考试结果看,自己学校就是那样,在区里的排名不上不下,不高不低,多年来不温不火,在家长眼中不死不活。

“有路子的人都走了。”同事们虽然没有公开议论,差不多是心照不宣地这么认为。头年,二胎政策正式公布,今年女老师们便扎堆怀孕去了。主管校务的副校长调去一所区属名校,听说去做教务主任。级别降了,人家却走得毫不留恋。现在的校长是假期刚分配过来轮转的,留不留得住,留多久,都是问题。学校人手不足随着老师们怀二胎而愈发凸显。阮灵芝的德育处就不得不接手很多额外工作,比如安全办和校务处。

程铮提过多次让自己办调动,去一个发展前景更好的地方,也就是他自己的学校。虽说是新学校吧,但挂着名校分校招牌,出身就不一样。加之各方面基础条件不差,而且最重要的是,通过招生方面的一些操作,该校第一届中考成绩非常亮眼,可谓一炮打响,在方圆这片家长心目中一下子成了白月光。“蓄势待发,只待今朝”程铮的自信在眼前活灵活现。“去那边,两口子挤在一起?以校长夫人的身份而被照顾?”阮灵芝摇摇头,把这念头甩出脑袋。


第三章  

这是一个高档小区。据说居住的都是社会精英,中坚力量。然而,到社区的广场上看看吧。老人为争广场舞地盘,须眉偾张,怒目金刚,三句不和,抡拳作势,要打要揍。广场亦然够大,却盛装放不下他们蓬勃的激情和随时扩张的野心。孩子跑动、捉迷藏,骑单车,老人视为抢了他们地盘,可不乐意了,对落了单的孩子连吓带吼。反正不是自家孩,用不着怜悯爱惜。渐渐地,轮滑班撤走了,美术写生也躲到僻静处,整个广场都归了老年人夕阳无限红。孩子们只能将活动场所见缝安插到犄角旮旯处。稍有越界,老人们不依不饶,除非遇上对方家长声大气壮,老人才肯勉强服软,否则谁都不是他们的对手,谁见他们都得绕道。

抽打陀螺这种游戏,不知怎地,突然在老年男性人群中流行开来。据说这是他们那一辈儿时流行的玩具,如今他们借它返老还童。可这巨型陀螺,尺寸却大到粗暴的程度。大皮鞭抽甩起来,杀伤力不亚于武侠片里带特效的神鞭暗器。一抽一打,声势凌厉,周围十几米,活物不得近身。传言曾有幼儿被老人的神鞭打伤,他们并未就此收敛,反将地盘越占越大。

每到下午放学,正是孩童们来来往往的时候,打陀螺的老人们越发摆开阵势,抽打着巨型陀螺,噼里啪啦,你来我往,卯足劲竞争。终于有一天,鞭子击中阮灵芝学校一位叫子欣的女生。家长找物业,报警,找社区,协商无果,最终找到学校。归到阮灵芝这儿处理。

“阮主任,您看看,这些,这些,是医院病历,检查报告。这些是子欣受伤的照片,还有这些……”

家长摊开一堆纸质材料。受伤孩子的爸爸,表情沉痛无助,双眼红肿无神,木瞪瞪望着阮灵芝。因辗转多处,委屈不得声张而在不知不觉间语调高亢。话赶话地,既像跟阮灵芝诉苦,又似抱怨学校未尽监管义务。

“自从受伤后,子欣像变了个人,以前她每天都要跟妈妈视频,事无巨细聊个不停。现在连我问话她都不理,把自己关在房间,不肯上学,也不愿意出门。天一黑就让我陪,睡着了也不让我走。”

  • 1
  • 2
1/10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第
  • 关键词:教育、校园、社区、未成年人保护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552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孙行者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13
  • 孙行者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10
  • 汤学汉点赞10(1000),共计1000
  • 2022-09-09
  • 陈卫华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9
  • 白兆山下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9
  • 陈卫华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09
  • 健字号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08
  • 笑笑书生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5
  • 别看了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9-02
  • 陈彻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31
  • 悠悠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8-31
  • 东子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31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这是一篇“校园 ”款式的都市世情小说,故事以校园为枢纽展开,蔓延到都市生活多个维度;所探讨的问题,有校园教育、家庭教育、家校关系、邻里关系、夫妻关系、未成年人保护、中西价值观差异等。小说“画”了一张浮世绘,又敲了一下警世钟,生活信息量丰富,对教育问题、未成年人保护问题的反思也有相当的深度。叙事手法娴熟,写大场面有气势,写小细节也传神,驾驭多个线索从容不迫。作者像电影导演,又像社会观察家。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校园+”,(“校园加号”)中的加号,显示不出来。何故?
  • 这是一篇“校园 +”款式的都市世情小说
  • 在手机上回复几次未成功。谢谢评委孙老师提名并点评。对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初心,怯怯地以为,暂时未能触及您点评中所定位的广度。今天中秋,借此地祝所有文朋诗友节日快乐!
  • 这是一篇很有"心机"的小说,环环相扣,思维慎密,在一幅大教育背景下,交织着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子女教育、中外价值观及社区噪音等矛盾纠葛,最后竟来了一出侦探桥段,在意外中让人思绪沉重,扼腕叹息。写教育的小说有难度,这篇小说是成功的,唯前部略有沉闷。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陈老师提名并点评。虚心接受您的中肯建议。
  • 如此构思缜密,细节充沛,情节曲折的中篇小说,未必畅销,因为不离奇,不花哨,不走虚无、颓唐的流行套路,却是一部良心之作,诚意之作,或许是因为作者或亲友有过当老师的背景,作者挖到了教育之根,真实地展示了教育育人的生态,以及教育何为的业态。亲情,友情,师生情,拿捏得举重若轻,小细节里有满满的女性叙事特质,有人说太满,那是有意让主角无暇空闲空灵,操守、责任、母性之爱,架着她撑起中国教育的一片天,令人动容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感谢王老师提名并点评。诚如您所评,这是一篇不讨巧的小说,创作的过程几经搁置。关于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不应该只是教育行业从业者们“混饭吃”的计较与考量。教育不应该滑向“油滑”。
  • 终于读完这篇长文,读来觉得亲切,写的是教师,写的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写的是校园安全的事情,而这些在深圳学校,是特别突出的工作,尤其是现在双减政策出台,校园防疫、心理咨询等等,对老师们的要求更高了,像文中阮主任那样,有太多的事情要处理,只能说现在社会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在深圳当老师,面对的问题就更多,想要有一丝安静做学问的时间,就得去挤,生存不易,且行且珍惜,作为文中人的同行,心生共鸣。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老师对小说的喜爱。作为写作者,在每一次的创作中,我迷恋自己精心塑造的人物。此篇小说,能够唤起与主角同行的您的共鸣。对我的创作非常重要。再次感谢。
  • 前有《开盘》,今有《开学》。开的是学,何尝不是人生。阮灵芝的人生,方橙的人生,大侠们的人生,还有有名字、没名字的家长们的人生。马虹玫的写作,有着坚实的生活基础,她善于把自己采访到、经历到的一切编织进她的小说,情节稠密,细节充盈,笔力强悍,把某一个特定群体(包括成人和孩子)的行为与内心淋漓揭示,把“不按人之常情”进行的人生轨迹精细刻画,让人读之,既感畅快,又觉沉重。这人生啊,真是一言难尽。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书生老师的赏读及点评,专业评论家总是能精准抓到写作者的那点小九九。也谢您还记得前面的《开盘》。我的小说创作,总是”开“一时,闭一时,随心所欲,没什么强烈的规划意识。
  • 最近恰好看到说,有作家介绍写作经验,称创作者应当像”呕吐“来临那样,但凡抓住一点灵感,尽情外溢之,先写下来再做打理。我想,我应该照此方法试试。再次感谢您给予我创作之路上的肯定与鼓励。
    • 别看了4举人2022/09/01 15:15:54
    • 分享到:
  • 不想掩饰对这篇作品的喜欢,家庭问题、教育问题、师资问题,孩子的身心健康等,在这篇作品里都能看到,我很期待一篇属于“深二代”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日常,这些都是值得被关注的。父母经常会因为生活工作等因素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他们的成长需要陪伴和教育。学校的老师只能交他们书本上的知识,而家长得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成长需要付出代价,只是子欣这个代价太大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您的阅读打赏及用心的点评。深一代带着决绝和破釜沉舟的勇气来到这片土地拓荒,然后安定下来。随着深二代的降临,看似水到渠成的日子,在那些看似安逸的角落,却有着大不一样的挑战。
  • 个人事业、家庭责任、子女培养,深圳的城市化真正从居住者心内开始往外构建。如果说,当初深一代与外部环境的厮杀多半是为了谋生,深二代呢?他们的甘苦与成长,所面临的挑战,又会是什么?
  • “深一代”给“深二代”创造条件,但“深二代”也有他们需要面对的。
  • 感谢评委老师们的提名。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江飞泉6探花2022/09/06 17:58:38
    • 分享到:
  • 这篇小说再这个时期发出,确实让人有一吐为快的想法。现在很多小孩在窝在家里,和广场舞和叫嚷核酸检测的喇叭作斗争呢。若非深入了解学校和教育这条线,很难写出这么扎实的类型小说,情节复杂又曲折,细节丰满又摇曳,非亲身经历无以写出。作者从冷焰,到开盘,再到开学,无论是医疗行业还是房地产行业还是教育行业都信手拈来,大概跟作者“阅人无数”有关,这可是笨功夫,需要花时间去收集,梳理,整合素材的,非一日之功。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哈哈哈,谢谢飞泉老师来访及点评。于现状对比之下,那种嬉闹又统一的校园生活倒显得无比可爱并极度渴望了。有一点,我不太将自己的创作归为“类型小说”,自以为能力未达,且还应有些追求。
    • 黑雪3秀才2022/09/04 21:45:07
    • 分享到:
  • 真希望,这文章是我写出来的。毕竟,我是现场那个随时可以经历这一切的人。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谢谢丽娜老师来访点评。
  • 感谢陈彻老师的阅读点评和打赏。因考虑到叙事节奏和篇幅计,我将“丧偶式育儿”这部分的内容做了大幅删减,但还是被你慧眼发掘,并且用极短的文字将小说做了精准的介绍,说“目光如炬”,真不夸张。欣喜与你给予的提点与欣赏,于我的创作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陈彻4举人2022/08/31 17:54:50
    • 分享到:
  • 简洁利落的开场,一场一场地展开一位女教师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虽然跟丈夫做的是同样的工作,但在家里她却依然要“丧偶式育儿”。在学校,上要应付办公室**、下要应付毛头们制造出的大堆麻烦。层层推进的千头万绪已经让人头大了,然而这位了不起的老师还是敏锐地注意到一个“奇怪的大高个”,并执着地一查到底,最终拯救了一个身处悬崖的女孩。有条不紊的叙述展现了作者强大的情节控制能力,这是一篇有获奖潜质的小说。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最近来访
  • 3秀才
  • 4星
  • 3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38
  • 0
  • 24
  • 372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