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夜
  • 点击:36704评论:252022/08/22 00:22

父亲于一片混混沌沌中现身,光脚,踩在布满碎玻璃的小路上,不顾左右,默然无声、面无表情地引着我朝前走,不疾不徐,像是要去什么地方,拐角处不停,三岔路口也不停,也不回头看看有什么人跟着他。风急云涌,灰黑交杂的迷团扑过来,我几次三番地跟丢了。时而脚下的硬物硌着他发出脆响,时而漫天的浓雾淡出人影儿,时而玻璃碴子上留下血渍,我循着这些蛛丝马迹往前追喊——“爸,你为什么不穿鞋?”我越跑越快,越喊越急,终于头重脚飘,栽倒在浓雾包裹的石头上......

睁开眼睛的时候,月亮挂在窗外,深沉的夜色涂抹着窗户,车轮轧过马路的沙沙声荡进来,隐约有不安分的工地动作着,先生睡得正酣,不满一岁的儿子把薄被踢了,四仰八叉着一只脚搭在我身上,台灯亮着,时间指向凌晨四点,一切各就各位,没有什么云山雾照的混沌——我落在人间日夜无息的深圳里。

我起身到阳台,点燃一支香烟,望向三十余里处的石岩腹地——父亲离开这个世界的地方。

他是在一个下午走的,没有人知道具体时间,发现时,身体已经泛凉。弟弟大约在五点半通知我。潮声震荡,突突的心跳蛇一样从胸腔爬至耳膜,我下意识压制了它,心下想,他到底走了。在这之前,我多次想象过父亲离世的场景,在医院里输液停止了心跳,在对弟弟永无止境的谩骂中突然倒下,在他数次发起“我去死!”的誓言里毅然决然地离开我们,在他不久前回望故土的二十七天里(随便哪一天)走到生命的尽头......这些灵光一现的臆测,在此刻的现实里灰飞了。

我赶到的时候,父亲嘴巴半张躺在床上,一只手执拗地探伸着,仿佛要抓住什么。母亲头朝墙,发乱身弓哭在地上,身边散落着几个石榴,从她断断续续的哭啼中我听出一点讯息:“早起时还说想吃石榴的,谁知买回来,人就这样了呜呜......”我望一眼窗外,赶紧关窗,拉上帘布,又跑到门边把门反锁,再低声劝母亲不哭,不哭啊。谁知她哭声更大了。我从衣柜里胡乱拽出一条围巾,想着能使母亲的哭声降低一些,但是围巾很快从我摊开的手里滑落到地上。这样的时候,还有什么理由不让她发出悲伤的哭泣呢。我转而把目光投向二十四天前陪同父亲从祖籍归来的弟弟身上,他正埋头给父亲擦拭身体,换衣物,剃胡须,一步步将他出落成一具体面的尸体。“怎么办啊?你看这......”接近尾声时,他手足无措地站到我对面,抖着肩膀低声问,又犯人似的把头垂在胸前。第一次,我觉得弟弟可怜——父亲的病不仅将他掏得身无分文,那份沉甸甸的倚重更是将他的人生腐蚀得像是一盘马蜂窝。既而母亲中断哭声转头跟着问:“是啊,怎么办啊呜呜......”

我停顿着,在脑海搜集父亲最后的归处,决定将他的遗体运回故土。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致电给同城的堂哥,又赶紧叫母亲和弟弟收拾一些必要的东西。可是停下来,我又觉得这不是容易事。父亲的故乡没有属于他的土地,又似乎他在最后一次的回乡中和叔父弄得有点儿不太愉快。我和叔父的零星面见,也不构成允许父亲埋骨的理由。这边呢,路途漫遥,自南向北,几乎纵跨半个中国,既要注意天气的炎热,又要留心途中的风险;既要悄无声息地离深,又要时时注意掩人耳目。都说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

堂哥半小时后到达,他看着没有呼吸的父亲,叹气,摇头,陷入半个世纪的沉默。在这沉默中,他妻子打来电话说孩子的手臂摔伤了。“我不能陪你们回去了,我没办法做到两边顾......”他摊着手,转身抽走沾满我期待的背影。五十一天前,他开车将父亲送回故乡,也曾暗说只是时间问题了,不料这次竟帮不上忙。父亲的老家,是堂哥的家乡,却谈不上是我和弟弟的。我们没有一天在那儿生长,母亲也没有在那儿生活的经历。我们的日子总是东挪西搬,伴随着颠沛流离,没有固定的家乡,那是一个只能算作祖籍的地方。但这些不能成为父亲叶落归根的障碍,不能。我又给先生致电,告诉他我们还是要送父亲最后一程。先生没有迟疑,连连应好,以最快的速度赶过来,家里撇着我们十月大的婴儿和他爷爷。这没有迟疑里,翻卷着他从良善的心底一直压抑着的对我母家的关怀,而在他过去的一直压抑里则掺拌着我刻意铸起的防御的壁垒,记不清有多少次,我婉拒他的相帮,甚至直接打消他的念头。可是会合时,我们又面面相觑——事情并非即来即走,我们根本无法脱身。

房东像一尊佛似的坐在楼道口。别说天亮着,就算夜幕拉下来,也盖不住四散的灯光。自打这里改成公寓,一天到晚人来人往,流水般永无消停。我们能做的,只有等。等天黑。等人少。等房东打盹儿。等一个合适的契机落到头上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滴答,仿佛一切放慢了速度,又仿佛一切刻不容缓,等待变得漫长而煎熬。我暴风雪似的,楼上楼下地跑,望望东,望望西,不断压低声音提醒母亲的哭声小一点儿,再小一点儿。又到楼下去跟房东斡旋,总算找理由支开了他。瞅着缝隙,弟弟顺着楼梯把父亲的遗体背进了租来的车里。

母亲慌乱地锁门,下楼,往车箱里塞物品,上车,坐稳,把自己缩成团,那因过度压抑而未成型的哭声,不时化作间断的声节从喉咙里冒出来,气泡似的,破裂,聚集,又破裂,一点点儿渗透到车里,渲染出悲哀的气氛。空调卖命地旋转,以它最低温度的冷护佑着父亲尸身不腐。这冰冷,把南方连绵不绝的炎热隔离在外面,把杂乱多疑的目光消除在外面,也把不古的人心与聒噪阻挡在外面。没有比它更好的东西了。弟弟端着一罐子硬币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念叨,这就是爸的引路钱了,没办法,途中我们不能给他鸣炮,不能烧纸钱......他努力地眨眼,声音哽咽,在哭声还没到来之前,滑落裤面的眼泪抢先一步出卖了他的悲伤。

暮色,是依仗。漆黑的夜色,能更好地保护夜行的人。迎着头顶的孤星,我带着死去的父亲,北上。车轮急速地运转,苍茫和悲凉被卷入,孤寂与清冷被卷入,沉默和心照不宣被卷入。所有人瑟瑟发抖,是冷,也不是冷。是加一件衣物,再加一件衣物;是母亲拉上父亲的被角怕他冷了又即刻掀开怕他捂坏;是一种见人便要鬼鬼祟祟的躲避;是看见警车,便要慢下来,或是快过去,深深地吸上一口气的紧张与放松。偶尔,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我们的土地——那距离父亲故乡八百里之外的土地,不是父亲可以葬身的土地,我成长又远离的土地,它就坐落在舅舅所在的村落周边,自打我们举家南下深圳,就被表哥租种着。说是租,十几年里没有租金,连个电话也没有。我下意识拨通了表哥的电话,不接。再拨,忙音。再拨,关机。我编辑父亲去世的消息过去,回复亦化作石沉大海、遥遥无期的等待。偶尔,母亲也会对我发出沉闷的敲打:“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你说你,为什么就不能去看看他、问问他?”我心底陡然涌起那些生分的过往,酸涩而悲凉。我和父亲之间的鸿沟,早已无法逾越,母亲真不该起这样的话题。现在,我只想完成一个女儿对一个父亲最后的一点儿义务:平平安安把他葬回故土。

三十二个小时过后,我终于走完三千三百里路把父亲停放到叔父的院落。

可是没有人记得要给他穿鞋......

他光脚离开这世界,光脚窝在汽车后排,光脚从深圳回到中原老家,光脚躺在叔父院子里停放的冰凉的水晶棺里好几天,直到下葬的前一晚才穿上寿鞋。

就在下葬的那天晚上,也是凌晨四点。屋里灯光昏暗,窗外月光冷凉。他就坐在我儿时那破旧的床头,影影绰绰地弓着腰,一只脚穿蓝色灯芯绒布鞋,一只脚穿军用迷彩帆布鞋,翘着二郎腿,勾着头,给我一个后脑勺儿。我看不见他的脸,只有那鞋子一高一低晃在我眼前。我问“爸,你为什么穿两只不一样的鞋?”他也是不响应,转身不见了。清晨,叔父找邻家婶子剪了两双白纸布鞋,轻薄如羽,只是个鞋样子,风一吹就变形的那种,拿在他的坟前烧了。

父亲下葬的第二天晚上,也是凌晨四点。一只油亮的黑猫叼着父亲的皮鞋往前跑,我追在后面,犀利的猫叫将我引进一片烟雾缭绕的竹林里。在那儿,猫声消失殆尽,我找不到来时的路,正不知身处云里雾里,父亲就出现了。他朝向对面挥手让我走,我也是看不清他的脸,刚一抬脚,就蹬了被子醒过来。早上,叔父又找人依照皮鞋的样子剪了一双白纸鞋送到他的坟前烧了。

可是现在,我去哪里弄那种鞋样子?


我坐在沙发上等天亮。

我坐着的沙发,父亲曾经歪靠过。大约是过节还是放假了,我带他和母亲一起来家里坐坐。那时候他已经病得不轻,阳台上洗衣机里洗衣液混着消毒水飘出来的味道他有点儿吃不消,我没有理会,嘴里还冲他说着,多好闻啊,怎么会受不了。

我看看壁上的画框,也是父亲装裱的。字画是一个书法家老友所赠,我在外面装裱了红色的框。等家里一切装饰妥当才发现它应该搭配白色、至少是米色框。那是父亲第一次来看我的新家,他曾经对我置办家业大为光火,跳叫着女娃子家家的不应该,但他还是咳嗽着拾起几十年未动的画刷沾着颜料,一点儿一点儿把框上的红色变成了白色。

我又抬头看灯,那四方的可以发出冷暖交织光亮的灯。里面的灯带坏了,不能变色,却一个色也时静时闪的时候,我踩了梯子把它摘下来,左右敲敲不起作用,剪了接,接了又剪也不济事。父亲见了,用螺丝刀、电棋子捥捥撬撬,一会儿就好了。他又踩着梯子一步一步上去把它装到最初的模样,再颤颤巍巍地下来,已经是七十多岁了。

现在想起来,自己真混蛋。

不过我很快就清醒过来,这想法也就是这一时对我起点儿作用,很快我就会把它抛到脑后。就像叔父对待父亲为数不多的几次回归,每次初见,还能客气对他,随着时日增长,冷淡也跟着疯长起来。当我执意把父亲的遗体千里迢迢停送在他院子的时候,他还是跪着哭了一场,起来对着我说:“静娃儿呀,你爸是个可怜人哪!”我望着他哭红的眼睛,跟他谈父亲的葬身之地,一直没有答复的——现在,要什么样的地方都行。北坡,东坡,核桃林,芝麻滩,乃至经高人指点的金蟾地......第二天叔父带我一一看过来,落了定。可是,过了那一刻他就清醒了。

举行葬礼的头一天傍晚,叔父就反悔了。他和儿子们把请来的阴阳先生围在中间,私语着什么,避着我。很快我就知道他们把父亲的安葬地点换到了后坡的流水地里。那是一块长年积水的地段,野草荒芜到膝,稀稀拉拉站着几棵歪树,有两三个晚辈的小丘穿插在面里,每逢下雨便流水汤汤,无法立足,更是父亲几次回乡都努力回避的去处。我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只见人们急轰轰散了,他们正准备到另选的墓地去定罗盘。阴阳先生夹着罗盘、端着斗谷走在最前头,众人一团团跟在后面的不远处。我把汽车扔在叔父院子的出口,来不及熄火地追上他,连拉带拽地往叔父答应过的地方跑。我气喘吁吁带哭腔解释墓地的落定,他忽然揉着红了的眼睛,“昂”的一声哭着说“亲妹子呀,你爸不容易啊!”我这才知道,上上一代,我们的祖父是兄弟。我接过斗谷,搀扶着这位年过花甲的哥哥去原定的父亲的墓地下罗盘。

  • 1
  • 2
1/3页上一页123下一页
  • 关键词:生活哲思回归
  • 分享到:
本文所得 40000邻家币,明细如下:
  • 费新乾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14
  • 孙行者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09
  • 健字号提名10000,共计10000
  • 2022-09-03
  • 陈湖的评论奖励1000,本文相应获得1000
  • 2022-08-24
  • 格阑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4
  • 楊剛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3
  • 飘飘打赏2000,共计2000
  • 2022-08-23
  • 陈湖打赏1000,共计1000
  • 2022-08-22
  • 以文会友·庠序邻家

    扫一扫

    关注邻家社区微信版

  • 文章评论
  • 赵静的散文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是将心掏出来,将一口血吐出来。看她的散文,会想到李修文,同样是情感的火山、滚烫的文字、戏剧化的叙事(融入了小说的写法),他写出了《山河袈裟》《致江东父老》等。这篇写安葬父亲的散文,就像磨刀,将人物命运推到一种极致,不停地在磨刀石上推拉,刀片溅出火花,锋刃越磨越快,只一闪现,就夺人魂魄。我相信赵静在散文创作的道路上可以走得更远,像李修文一样,写出她的“山河袈裟”。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静2022/09/19 10:37:53
    • 分享到:
  • 感谢您精彩点评及推荐,我想,我一定得看看李修文的“山河袈裟”才好……
  • 散文的真,有两个维度:一是撕开面具后的真,二是撕开心魄之后的真。达到第一个维度就不简单,达到第二个维度就更难。赵静的散文之真,达到了第二个维度。它的散文,因为太真实了,赤裸裸,常让我读得惊心动魄。散文用于写亲情,常自带美颜效果,但是这效果在赵静笔下完全失效:亲情再美再神圣,也不能完全消解亲人之间的各种计较、自私与惰性。除了真到极致之外,赵静还善于挖掘,将生活掘地三尺,将灵魂逼得无路可退。佩服!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静2022/09/09 23:42:10
    • 分享到:
  • 夜深了,我躺在南阳伏牛山洼里的叔叔家、我的祖籍、父亲叶落归根的地方,看弹幕弹出行者评委的评论与推荐,心怀感激。从深圳再回来,这次是办父亲三周年祭,冒着被隔离风险。或许这篇《追夜》是我对父亲最好的纪念
  • 两篇都读了,是种享受,赵静写人与人关系有鬼劲儿,一针见血,写与丈夫与房东与堂哥,写叔父,选墓地时的爱面子,到反悔,到最后真情流露,还有他的两个儿子,三言两语,全是活的,就连说闲话的村姑也在内,死个人跟死个狗似的,是文章的黑洞,有效的写作就是与之对抗,让人体面的下葬!可贵的是,对自己下手也狠,守灵夜,守不住,称自己不顶用,坚硬的心没有余地。到咣当一声的和解,与父亲也与自己!细节饱满,可信感人,为上品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静2022/09/06 13:49:54
    • 分享到:
  • 谢谢健评委,努力
    • 赵静2022/09/06 13:53:29
    • 分享到:
  • 好几天没上来了,封城前一天驶离深圳,现正在老家南阳备办父亲三周年祭。感谢关注,阅评,打赏,提名。
  • 写就好写好,争取更大成绩,不客气,很多人都在关注着你!加油!
    • 陈湖3秀才2022/08/24 14:36:23
    • 分享到:
  • 看赵静的文章适合一句句读,在文字之美以外,读她的坚强倔强、困惑疼痛、叛逆反抗以及自我救赎。与亲人、生活及自我和解的方式有很多种,赵静大抵就是以文字的方式来构造自我的吧。“成长的纵深是直面死亡后,架于身上的辎重。”对我来说,2019年6月写诗,是因为父亲半年前去世,我是在找救赎和和解的方式。文章里,在异乡缅怀亲人方式有些无奈,在南园街道的东园路,中元节前后,我也看到类似的画面,突然就破防了。
  • 本评论已获得 1000 邻家币明细>>
    • 赵静2022/08/25 17:12:39
    • 分享到:
  • 谢谢陈湖 是的,无奈而为,寻一种心安
  • 赵静的文字,用在平静的背后,有股狠劲,读起来坚硬如铁,但在写坚硬的背后也有温情,温润如水,追夜,写出了人的感情,感情的形成是历史的,也是日常的,这种连绵不绝的感情会因人的离去而而戛然而止,还会延续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且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变数。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不会因人的离去
    • 赵静2022/09/06 13:55:11
    • 分享到:
  • 谢谢
    • 陈末1布衣2022/09/01 15:52:39
    • 分享到:
  • 《追夜》读起来令人揪心,却也偶感坦然,这对赵静来说,无论是处在日常生活,还是投身于散文创作,都得解决独属于她的“父女关系”:父亲在,尚好解些;父亲如果离去,一切已解、待解及永远无法开解的伤痕便会纠其一生,而通过文字揭开这个“锅盖”,对写作者来说是极其残忍的,赵静的文字便浪迹、流连于这种残忍之境,同时又将“现实与梦境”“忆惑与解惑”“追随与开拓”的思想盘活其中,这便是文学赐予普通人的“一条活路”。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静2022/09/06 13:56:14
    • 分享到:
  • 谢谢末末犀利点评
    • 楊剛3秀才2022/08/23 14:00:51
    • 分享到:
  • 读赵静的文字,不能不被打动,人间最美是亲情。对于父亲的爱与眷恋,化于每一句细腻的描写中,一字一句都是泪,血,这种情景交融的文字太让人动容,让人感同身受。想起去年十月逝去的一位亲人,点点滴滴,种种回忆,让人不能不想,又不能细想。老实说,我写不出这样的好文字,学习了!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静2022/08/23 16:20:35
    • 分享到:
  • 谢谢!
  • 看完老师的文章,再一次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文字之间灌注的情感是那般深沉,父母的爱是独一无二的,唯独不一样的是每个人爱的方式不同,看到老师笔下描述的父亲那些回忆,描述的父亲生活环境,与父亲相处的那些方式,内心被深深触动,我对父亲的离开,感到的无力和遗憾,有时甚至再想,如果当年我周末回家了,也许父亲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就不会是电话里的那一句按时吃感冒药注意身体,也许父亲就不会出门,也许就有另外的一个结局。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静2022/08/23 16:19:26
    • 分享到:
  • 谢谢阅评!如果时光倒流一回,相信我们还是这样做。祝他们在天堂安好……
  • 赵静的散文,更像长篇散文诗,也会取题目,读上去很美!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静2022/08/23 09:40:15
    • 分享到:
  • 谢谢
    • 黑雪3秀才2022/08/22 10:32:27
    • 分享到:
  • 我见过有力量的文字,掷地有声的文字,掘地三尺的文字,金石般锻造出来的文字,渗透着人间困苦和倔强的文字。每每读起,我都能想象出码字者紧缩的眉头,结实的咬肌和骨节凸起的手指和关节,我知道那是情感最深刻时被挖掘出来该有的表情。我知道那是记忆拨开重雾后的清醒和不安,知道那是生活一次次毫不开玩笑的冷酷和戏谑,是一次次被打倒又一次次站立起来的模样。在《去往血地》“追夜”的路上,我一直可以看到,并深深被触动。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静2022/08/23 09:41:12
    • 分享到:
  • 谢谢阅评
    • 尹高洁2童生2022/08/22 10:01:17
    • 分享到:
  • 赵静出手,就是不凡!
  • 本评论已获得 0 邻家币明细>>
    • 赵静2022/08/23 09:42:08
    • 分享到:
  • 谢谢
  • 最近来访
  • 赵静
  • (我名即我号)
  • 1布衣
  • 3星
  • 3钻
  • 粉丝|邻家币|作品|积分
  • 8
  • 0
  • 5
  • 870
  • 这篇文章说是小说,看起来更像散文,情节跳跃,语言流畅。用诗的语言描写了三代女人。“这三个女人,既想成为和自己母亲一样的人,又拼命挣脱上一代的束缚,想做完全相反的人,她们是那样的不同又是那样的相似,”最后“她们又都变成了一株植物……”三位母亲人生完全不同,第一位母亲生了生育过度,劳累不堪。第二位母亲被计划生育,守着女儿过着没有男人的生活。到了第三位母亲没有婚育,领养了“我”,人口终于负增长了……

    文夕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2 21:44:59
  • 《断尾》这个名字很哲学!断尾对于一些动物来说是生存的本能,对人来说却是智慧。在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需要做出断尾的抉择,尽管疼得生不如死,但是生存更重要,只有生存才有希望,对能实现理想。铅山的壁虎两耳是贯穿的,从这个耳孔望进去,可以看那只耳孔外的世界,这是一个隐喻,两耳的两边也许是两个世界,从此生望去,看到壁虎耳外的前生或者来世,公公从断尾铅山壁虎的一只耳孔看到另一只耳孔外更大的世界。他激动得大喊

    文夕断尾

    2023/10/12 20:28:35
  • “舞蹈还能这样跳,你的白腿,旋转的裙摆,实在是太漂亮了,活力四射,真的让人念念不忘呀。你就像一个五彩陀螺,在我的心头转,转来转去,就带走了我的心。”江新爱她真的成了陀螺,为了生活了为工作不停地旋转,这篇小说短而精,在小小的篇幅里道同事业、生活、爱情之中种种微妙的链接,很耐读而又给人回味无穷。

    红红的雨陀螺

    2023/10/12 13:55:24
  • 龙华四季,基实就是写她自己人生的几个阶段,成长中的快乐与哀愁,总之作者算是苦尽甘来,过的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作者又是勤奋的,打过工,又经营着自己的店,看完了写的冬,总之也让我感觉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生命生活就是这样,需要反反复复地创造,反反经受考验......

    理红龙华四季

    2023/10/12 10:58:31
  • 深圳四十多年沧海桑田,荣哥的事件已没法复制,但荣哥这种精神值得讴歌赞美,这种蛮干苦苦用心的劲儿也可用在现代科技的研发上。作者的文字有力量、有嚼劲,构思缜密,一点一滴地叙述着荣哥为了求生存求发展,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写得滴水不漏,文风四平八稳,干净而有利索!

    理红荔香夜话

    2023/10/12 10:46:13
  • “三个女人的植物诗”,人非草木。但人就如草木一样,而又比草木生得活沉重,作者在舒缓的述说着如弹奏起一曲曲悲凉的曲子,一个时代同另一个时代还是有所不同,女人过得好与否,同社会的文明、时代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总之第三代女人所处的社会的进步还是超越前面的,虽然在作者笔下的文没有一一叙述,但还是读得懂的。我来读了一遍,不留句言,好像心里不踏实......

    红红的雨三个女人的植物诗

    2023/10/11 21:53:39
  • 写出了中英街的现状和历史,通过老人映照历史,通过导游写了为了追求想要的生活,而做出的不懈努力,通过水客,写了中英街的暗潮涌动,求生之艰辛。其中种种,只有海浪知道。

    昆阳森林三汲浪

    2023/10/11 17:28:42
  • 飞泉的诗一如既往的好!有力度、有高度、有气势!血脉里都流淌着对诗歌的热爱,所以他笔耕不辍。生命里不能没有光,在黑暗中,突然出现一丝亮光,生活里便有了希望。各种光充斥在飞泉的诗里,只愿飞泉拾到适合自己的光,照亮自己。不再如:你对我说,孩子,暴雨终将过去 “太阳还会绽放,像你的笑容” ......之后又 落在一片片乌黯的云层之后 那是我凋落的心.....

    红红的雨拾光者

    2023/10/11 16:26:45
  • 这篇能吸引我读下去,特别是写深圳家长的卷,写得轻松自如,也令人读来轻松活泼,不像有些人写的那些,自认为硬是道理。其实嘛,像深圳中学,那么几十个人能上清北,整人数一千七八,盲目跟风卷,还不是傻丢钱。我是看原籍是四川人的作者来认真读的,当年我伯父57年毕业于北大然后去四川教大学。 作者的文笔原浆味,不僵硬,很潇洒自如,故事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也不零乱,很干爽!

    红红的雨福田南,石厦北,石厦南

    2023/10/11 15:55:01
  • 很纯粹的思绪,诗意随诗人所描述的花朵、燕子、海鸥飞扬。诗歌有无数的表现形式,这样的唯美诗句令多数人开心,因为读来轻松,忘却了一切,没有现实的了磕绊。诗人是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所以能把日常琐碎写入诗中,并且是在开怀时写的,不信你去读“宠物狗的耳语”,写得可爱极了!哈哈......

    红红的雨日落时分的吟唱

    2023/10/11 15:41:08
  • 作者打工多年,写诗多年。她的诗来自生活,也高于了生活。工作、生活,是有点像苦瓜的滋味,但尝过苦味之后,又滋养了身心。正像苦瓜可以选择结果不结果的事,工作会苦,但可以选择乐观对待,它就变味了,平淡甚至清甜了。女诗人因为月光,便有了深度的思考,生命的节律也因为月的亏盈而潮起潮落,因月亏而心生诗,月圆梦也圆了。作者的诗越写越好。赞

    红红的雨月光里的我们

    2023/10/11 15:20:30
  • 文字如饭菜,厨师好,材料好,味道好,“三好”才算好。这篇小文有此三好。真没想到,六六作者的文字的语感——味道这么好——轻、松、醇、纯、新、鲜、透。虽不长情节,但生活、情感、品格、精神等的功夫已内涵在长长短短的句子和温情从容的对话里了。文学是人学,不光是写“人”,最重要是“人”写,“人”的精神与“写”的劳动最好是自然、和谐、统一,那么他一落笔,便有了个人的味道。文如其人是此理,六六找到了文学的钥匙。

    廖令鹏太阳下山有月光

    2023/10/11 11:23:25
  • 这是一篇很有涵养的散文佳作。其涵养,不仅体现在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俗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知识储备上,更体现在作者见天地、见苍生的通达境界中。作者文笔雅致、从容、大气,于云淡风轻、静水流深的叙述中,将自己的艺术史、心灵史、家族史与地方志乃至中国当代史融汇起来,让我读得心潮澎湃。这篇散文值得再三品读。我的10个提名指标已经用完,读到此文,忍不住赘评几句,以此表达对此文以及此文作者的敬意。

    孙行者墨点无多泪点多

    2023/10/10 23:48:04
  • 这应该算一片非虚构小说吧,报告文学似的笔调,熟悉的场景,很像是讲述的真人真事。时代背景是大家共同经历过的,主角的南漂经历,也容易让人感同身受。题材和角度虽然有点旧,但这种孜孜不倦的书写,也是值得铭记、关注和尊重的,就如同社会不能遗忘个体在时代潮流中的命运沉浮,这座城市不能忽略每个人微小的内心世界。只是小说开头入戏有点慢了,人物形象不是很立体,这可能跟笑兰写惯了散文有关,节奏感方面建议再润色一下。

    张夏远方以远

    2023/10/10 23:40:55
  • 谢龙的小说,笔调轻快、跳跃,年轻态。但又带着生活的肌理和质感,夹叙夹议转换自然。心理描写深刻而简洁,自然流露,就像不时迸出的小火花,有点个性。抑郁症能通过这种偶尔自我放逐,文艺的漂泊,在山水间行走呼吸而痊愈吗?当重新面对生活本身时,那种曾被唤醒的孤独只会更清晰,被现实的泥泞重新碾压时只会更疼痛。文学难以拯救生活,但或许可以拯救心灵。靠近,治愈不了社会人生赋予的隐疾,但或许可以解释它。

    张夏​靠近

    2023/10/10 23:18:03
  • 邻家悦读